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方法!

鐵凝《戴套袖的孫犁先生》閱讀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7~21題。戴套袖的孫犁先生① 鐵凝 我產(chǎn)生要當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階段,我的家庭鼓勵了我這妄想。父親為我開列了一個很長的書目,并四處奔走想辦法從已經(jīng)關(guān)閉的市級圖書館借出那些禁讀的書。在父親喜歡的作家中,就有孫犁先生。為了驗證我成為作家的可能性,父親還領(lǐng)我拜會了他的朋友、《小兵張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師。記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師對我說,在中國作家里你應(yīng)該讀一讀孫犁。我立即大言不慚地答曰:孫犁的書我都讀過。徐光耀老師又問:你讀過《鐵木前傳》嗎?我說,我差不多可以背誦。那我十六歲,F(xiàn)在想來,以那樣的齡說出這樣一番話,實在有點不知深淺。但能夠說明的,是孫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1979,我從插隊的鄉(xiāng)村回到城市,在一家雜志社作小說編輯,業(yè)余也寫小說。秋天,百花文藝出版社準備為我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我被李克明、顧傳箐二位編輯熱情請去天津面談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韓映山囑我?guī)Х庑沤o孫犁先生。 我?guī)Я诵,在秋日的一個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終于走進了孫犁先生的“高墻大院”。這是一座早已失卻規(guī)矩和章法的大院,孫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詳細描述過它的衰敗經(jīng)過。如今各種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著,稍顯平整的一塊地,一戶人家還種了一小片黃豆。那天黃豆剛剛收過,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會神地撿豆子。我看到他的側(cè)面,已猜出那是誰?匆妬砣,他站起來,把手里的黃豆亮給我們,微笑著說:“別人收了豆子,剩下幾粒不要了。我撿起來,可以給花施肥。丟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溫厚,語調(diào)洪亮,夾雜著淡淡的鄉(xiāng)音。說話時眼睛很少朝你直視,你卻時時能感覺到他的關(guān)注或說觀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褲,當他騰出手來和我握手時,我發(fā)現(xiàn)他戴著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著他引我們進屋,高聲詢問我的寫作、工作情況。我很快就如釋重負。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會不茍言笑的,戴著套袖的作家給了我一種親近感。這是我與孫犁先生的第一次見面。 其后不久,我寫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說,篇幅卻不短,大約一萬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給省內(nèi)幾位老師看,不料有看過的長者好心勸我不要這樣寫了,說“路子”有問題。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膽將它寄給孫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報》的《文藝》增刊上發(fā)了出來,《小說月報》也很快作了轉(zhuǎn)載。 我再次見到孫犁先生是次初冬。那天很冷,刮著大風。他剛裁出一沓沓粉連紙,和保姆準備糊窗縫。見我進屋,孫犁先生迎過來第一句話就說:“鐵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見老?我這兩老得特別快!碑敃r我說:“您是見老。”也許是門外的風、房間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縫用的粉連紙加強了我這種印象,但我說完很后悔,我不該迎合老人去證實他的衰老感。接著我便發(fā)現(xiàn),孫犁先生兩只襖袖上,仍舊套著一副干凈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著一種干練的活力,一種不愿停下手、時刻準備工作的情緒。這樣的狀態(tài),是不能被稱作衰老的。 我第三次見到孫犁先生,是和幾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沒撿豆粒,也沒糊窗縫,他坐在寫字臺前,桌面攤開著紙和筆,大約是在寫作?匆娢覀儯⒖掏O鹿ぷ,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別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見了那副套袖。記得那天他很高興,隨便地和大家聊著天,并沒有摘去套袖的意思。這時我才意識到,戴套袖并不是孫犁先生的臨時“武裝”。 多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贈我的幾函宣紙精印的華箋寄給孫犁先生時,收到他這樣的回信,他說:“同時收到你的來信和惠贈的華箋,我十分喜歡!钡终f:“我一向珍惜紙張,平日寫稿寫信,用紙亦極不講究。每遇好紙,筆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紙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見過習慣戴套袖的孫犁先生,或許我會猜測這是一個名作家的“矯情”,但是我見過的戴著套袖的孫犁,見過了他寫給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紙不是《天津日報》那種微黃且脆硬的稿紙就是郵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則永遠是印有紅色“天津日報”字樣的那種。我相信他對紙張有著和對棉布、對衣服同樣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勞動的尊嚴與德行、人生的質(zhì)樸和美麗。 (摘自《散文選刊》2008第5期)①孫犁,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史上極負盛名的小說、散文大家。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17.在“我”與孫犁的三次見面中,分別寫了孫犁的哪些事情?請概括同答。(6分) 18.“我”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給孫犁先生?請分點概述。(4分) 19.聯(lián)系上下文.按要求同答問題。(6分)(1)下面句中的“終于”,寫出了“我”怎樣的心情?終于走進了孫犁先生的“高墻大院”。 (2)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現(xiàn)出孫犁先生什么樣的心理?每遇好紙,筆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紙糟蹋了…… 20.本文多次描述孫犁先生戴著套袖的細節(jié),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它表現(xiàn)了孫犁先生怎樣的品質(zhì)?(6分) 21.下面不屬于孫犁作品的一項是( )(2分)A.《蘆花蕩》 B.《荷花淀》 C.《鐵木前傳》 D.《哦,香雪》答案:17.第一次:孫犁戴著袖套在撿黃豆,見了我,與我交談。第二次:孫犁在糊窗縫,他說他老了,我承認了。第三次:孫犁坐在桌臺前寫作,見到“我們”后立刻熱情招呼客人。18. 本題滿分4分。評分要點:答案須緊扣“為什么要寄”和 “為何寄給孫犁”兩點回答。得分點如下:不認同省內(nèi)長者對《灶火的故事》的評價;(2分)相信孫犁能給出公正的評價(4分。答對一點得2分)19.【詞語鑒賞】(6分)評分標準 :(1)寫出了“我 ”期盼、興奮、敬仰的心情。 [3分。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3分。](2)表現(xiàn)出孫犁珍惜紙張、小心謹慎、害怕糟蹋紙張的心理。[3分。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3分。]20.【寫作手法、形象分析】(6分)好處:①以小見大,以普通平凡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大師品質(zhì)的高尚。(2分)②這里反復(fù)強調(diào),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孫犁始終如一的質(zhì)樸形象。(2分)③多次點題,使孫犁先生戴套袖的形象深入讀者的心,從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孫犁的高尚品質(zhì)。(2分) 品質(zhì):表現(xiàn)了孫犁先生平易近人勤勞,珍重勞動,以及質(zhì)樸美麗的人格品質(zhì)。[4分。其中“平易近人”1分,“勤勞”1分,“珍重勞動”1分,“質(zhì)樸美麗的人格品質(zhì)”1分。意思對即可得分。]平易近人(有親切感等)勤勞(熱愛工作等)珍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珍重勞動的尊嚴與德行等質(zhì)樸美麗(淳樸等)21.D(《哦,香雪》是鐵凝的作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yuedu/jixuwen/492458.html

相關(guān)閱讀:“杜暹,濮陽人也”閱讀答案
“鞋”閱讀理解答案
老海棠樹 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故鄉(xiāng)的椿芽》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
“你在誰的傘下李鋼⑴某個雷雨之夜我趕路回家”閱讀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