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做好一個好父母的必備條件(最新早期教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引言:家庭早期教育是做好好父母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關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關鍵問題,F(xiàn)在有許多父母往往是一想到培養(yǎng)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聯(lián)系到智力開發(fā),一講到家庭教育,認為就是盯住孩子的學習,而對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則忽略不管。

1、跟孩子說話、給他閱讀、為他唱歌

  讓孩子浸潤在語言的環(huán)境中。有時,孩子雖然不懂得語言的含義,卻可以讓腦部獲得刺激,語言能力因此得以成長。對孩子唱歌、放音樂、說故事、讀故事書。多利用日常生活的點滴來編故事,將他認識的人與地點放入歌唱中,練習描述你們的生活。這些“親子對話”都將為孩子日后的學習興趣,奠下深厚的基礎。

2、給孩子溫暖、充滿關懷的照顧

  孩子獲得溫暖而有回應的照顧時,比較容易對照顧者產生安全感與穩(wěn)固感,專家將這種強烈的關系稱為“穩(wěn)固的依附關系”,這是孩子一切未來關系的基礎。讓孩子體驗你深刻的關懷、你的“愛的表現(xiàn)”如:撫觸、輕搖、說話、微笑與歌唱等等都會影響幼兒腦部網(wǎng)路的構成,幫助奠定孩子未來的思想與行為。

  3、回應孩子向你發(fā)出的信息

  有時,孩子無法用言語來溝通他的心情、喜好或需求,但是他會向父母發(fā)出許多信號,例如聲音、動作、表情及目光的接觸等。注意他的情緒。不管孩子生氣或快樂,都要及時回應,盡量了解他的感受,他的描述(透過語言或動作),以及他想做什么。

  4、建立生活習慣與儀式

  孩子知道午睡時間到了,因為媽媽像往常一樣,唱了一首歌,然后把窗簾拉上。而當幼兒園老師拿來果汁和餅干的時候,孩子也會曉得,爸爸就要來接他回家了。通過愉快的感覺建立起來的生活習慣與儀式,能讓孩子感到安心。正面的經(jīng)驗一再重復,不僅帶來安全感,也幫助孩子習慣與了解周遭環(huán)境。

  5、在安全范圍之內,鼓勵孩子探索與玩耍

  隨著孩子學會爬與走,他會開始探索父母之外的世界。父母應該加以鼓勵,而且要在孩子回頭尋求安全感時,表現(xiàn)出接受的態(tài)度,讓孩子與同齡、不同齡的小朋友互動,進行人際關系的探索,但是要幫助他們解決沖突。同時,多多鼓勵玩耍,因為玩耍也是重要的學習經(jīng)驗。

  6、慎選電視節(jié)目

  電視節(jié)目不能教孩子學習語言,也無法讓他學會溝通。研究顯示,在學校學習狀況最好的孩子,父母通常會限制他們看電視的時間,而且對于孩子觀看的節(jié)目也有選擇。不要讓電視成為孩子的保姆。讓孩子有選擇性地看電視,而且留意他的收看習慣。盡可能與孩子一起觀看,同時一起討論內容。

7、紀律是教育的難點,也是成長的契機

  孩子日漸成長,也愈來愈能多方探索、發(fā)現(xiàn)與實驗。孩子探索的世界越大,越需要有所限制,以及成年人持續(xù)而關愛的督導。幫助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感受。要讓他明白,你不喜歡他的某種行為,但你仍深愛著他。對孩子解釋各種行為的規(guī)則與后果,讓他學到紀律背后的理由。還要讓他了解,他的行為如何影響到別人。

8、好好照顧你自己

父母也需要良好的照顧。養(yǎng)育子女是人類社會最重要、最奇妙也最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正由于你是孩子最主要的供養(yǎng)者,你的健康越顯重要。越是精疲力竭、分身乏術、暴躁易怒、沮喪挫折的父母,愈難以滿足孩子的需求。

9、選擇優(yōu)良的幼兒園,并保持密切互動

  幼兒園的選擇,是許多家庭必經(jīng)的重要決策。研究顯示,高品質的托育與學前教育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與社會能力。父母應該親自參觀、了解每個幼兒園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情況,選擇能夠照顧孩子需求的幼兒園,確定它有足夠的老師照顧到每個寶寶的需求。選定幼兒園后,仍要保持密切聯(lián)系,并且經(jīng)常向教師了解孩子的成長進度,并提出有益于孩子發(fā)展的建議。

10、幫助孩子了解自我

每個孩子的性情各不同,成長速度也不一樣。而他的自我價值觀,實際上反映了父母對他的態(tài)度。當孩子逐漸學會適應日常生活時,會對自己感到滿意,特別是當父母用明確的稱贊來加以肯定時,孩子會察覺他的行動與你的反應之間有所關聯(lián)。對于來自孩子的各種訊號,能夠敏銳反應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會有比較正面的自我價值觀。

揭秘如何成為稱職父母

各位家長同志,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父母將永遠是孩子的老師,你們對孩子的教育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你們不僅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支持者,而且也是參與者。在此,也向諸位家長提出幾點建議和希望:
  一、讓孩子遠離網(wǎng)吧,重視他們的養(yǎng)成教育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網(wǎng)絡對青少年成長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據(jù)調查,我國3000多萬網(wǎng)民中,25歲以下的青少年占了80%。雖然公安部嚴格限制未成年人進網(wǎng)吧的時間和地點,但很多網(wǎng)吧老板卻因為私欲而將其忽略。由于網(wǎng)絡的普及,青少年兒童可能接觸的不健康的信息源較多。特別是網(wǎng)絡聊天和網(wǎng)絡游戲的確對孩子有著非同尋常的吸引力,在游戲中,他們可以找到平常無法體驗到的快感,玩物喪志這句話用在網(wǎng)絡中非常適用,對未成年人上網(wǎng)的管制和監(jiān)督就成為家長和老師面臨的一大難題。一旦迷戀上網(wǎng),后果可能不堪設想,如成績急劇下降、表現(xiàn)變壞、對家長冷漠、早戀現(xiàn)象和暴力現(xiàn)象的發(fā)生等等。而家長忽略了對其青春期的思想波動進行引導。而一旦從孩子的日記、書信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往往勃然大怒,甚至動手打孩子,使問題復雜化,加大了處理的難度。有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兒童在接觸網(wǎng)絡時,多數(shù)情況是進行交友、聊天和影視娛樂,有些人被算卦等帶有迷信色彩的網(wǎng)站所吸引,還有少數(shù)人接觸所謂“黃色網(wǎng)站”方面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實際上對青少年兒童來說是非常不合適的,特別是青少年,由于他們的好奇心致使很多在校學生在不知覺中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
  中央電視臺曾播過一篇題目為《雙城的創(chuàng)傷》新聞報道,講的是一群農村學生,短期內連續(xù)有6個孩子喝農藥自殺,原因一是父母與孩子交流太少,不知道孩子心理在想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孩子受一些非法出版物,小畫冊,卡通動畫,網(wǎng)絡游戲的影響。特別在網(wǎng)絡游戲中,他們參與了游戲就好像身臨其境,期間不知死了多少回,又活了多少回,所以孩子是不怕死的,記者問曾自殺但經(jīng)搶救復活的孩子,死亡是什么,孩子回答:死亡便是睡著了,可以再活回來。就像游戲,死亡了,可以再來一局。
  所以希望家長監(jiān)督學生課余上網(wǎng)吧、游戲室、看課外讀物等現(xiàn)象。更要注意孩子與其他人交往,星期天除了做作業(yè)外的行為,及時發(fā)現(xiàn)苗頭加以制止。
  這里我再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一位同學中考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高中,并在高一結束時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但在暑假時由于種種誘惑下開始出入網(wǎng)吧,后來發(fā)展到夜不歸宿,家里開的代銷店也隔三叉五地少錢,到校后經(jīng)常打架斗毆,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校方一再教育都無濟于事。幸好他有一位好父親,一年半的時間堅持每天早中晚接送,并在孩子的書房里焊接了對講機,對孩子做到了全程監(jiān)控,經(jīng)過家長的不懈努力和學校的積極配合,終于孩子考上了武漢某重點大學。當然,這位父親的做法值得我們商榷,但這一現(xiàn)象卻要引起我們廣大家長的深思。這里我們也希望家長們對子女一要關心愛護,二要溝通理解,三要監(jiān)督管理。
  二、關注心理,關注健康
  近年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其中未成年人自殺事件和吸毒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由于家庭因素、學習壓力和社會上的壓力,未成年人心理問題日漸突出。如2004年10月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云南大學生化學院2000級學生馬加爵在云南大學連殺4名同學)以及2004年10月和11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僅南京當?shù)氐拿襟w就報道了11例中學生自殺事件。
  現(xiàn)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家長的百依百順,而在外界一旦受挫,很容易采取偏激的做法,或者完全封閉自己,產生抑郁癥,讓孩子多融入社會,多接觸社會,讓他們在更廣闊的天空下生活,才是解決之道。
  現(xiàn)在的很多家長,如果知道孩子犯錯,哪怕是很小的事,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怎么教育孩子面對錯誤,正視自己,而是想辦法幫助孩子逃脫懲罰,逃避責任,或者聽之任之,只要學習好,別的什么都不管了。
 未成年人身上的問題幾乎都是家庭造成的,進而言之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每一個孩子剛生下來時都是天使,只是由于降生在不同的家庭,獲得了不同的教育,才使得人生變得迥然不同。沒有天生的不良少年,只有后天的不幸少年。優(yōu)秀孩子出自優(yōu)秀父母之手,而問題兒童多是問題家庭、問題父母的產物。
  三、配合學校,嚴加管理
  現(xiàn)在有一些不良現(xiàn)象,如上課打瞌睡,作業(yè)抄襲或違規(guī)使用手機,儀表儀容不規(guī)范,對老師沒有禮貌,言行舉止不文明等等。年級組、學校會提出了一些管理的措施,希望家長們配合。不管我們采取什么方法,如鼓勵表揚、談心、批評教育、處分、回家教育等等,一個目的就是為子女好,希望其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改正錯誤,健康成長。希望家長們理解。再如督促子女遵守作息時間,主動與班主任、科任教師聯(lián)系?傊,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
四、希望家長對孩子要正確施教。
  高中階段正是孩子的思想迷茫、性格不定型,也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這個階段孩子變化很快,變好、變壞都是瞬間的事。因此,希望家長要及時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時到校了解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進行疏導教育,把不良行為糾正在萌芽之中。在這里,我建議:一是要求從嚴,不能放縱不管,再忙不能誤了孩子。尤其是在節(jié)假日,在孩子離校后,更要嚴管。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放縱不管出禍害”。等到了社會變壞了,家長想管也管不了,甚至能成為整個家庭的負擔!當然,社會誘惑太多,要讓孩子遠離網(wǎng)吧、游戲廳,遠離暴力和黃色書刊,限制孩子看電視時間,要求孩子慎重擇友。當然,這里的“嚴”也要嚴而有度,不能簡單粗暴,不能動不動就棍棒伺候。要發(fā)揚民主,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平等交流,抓住孩子的思想,講清道理。二是要重視成人教育,先教孩子成人,不能急功近利,只重學習,只重成績。一般來說,懂事的孩子,會做人的孩子,學習自然好,如果什么事都為孩子代勞,那么勤快孩子也會變懶,聰明孩子其聰明也用不到正地方,特別是家長一定要用正確的知識和道理去教育孩子,千萬不要用負知識、負道理去教育孩子。三是要抓住癥結,對癥下藥。每個孩子存在的問題不同,所抓的重點也不同,如作為學校來講:高一重點是習慣的養(yǎng)成,高二重點是學習方法、防止分化,高三重點是抓好復習。目前我校高一年級的同學在學習上已到了關鍵時刻,請家長同志們要關心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關注孩子的情緒。
  五、希望家長能理解教師。
  我校高一教師隊伍應該說是一支業(yè)務水平精湛、教學水平較高的隊伍,而且工作態(tài)度都很認真,都很謹慎,都恐怕教不好孩子們,害怕成績上不去,背負著很大的工作和思想壓力,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是沒有節(jié)假日,沒有星期天,備課、看作業(yè)、輔導學生,有的帶病上課,有的親人生病不請假,學校領導都為教師們這種精神所深深感動。當然,他們也都各自存在不同的缺點和不足,如有的可能工作經(jīng)驗不足、教學方法不當;有的性格急躁,對孩子要求過高過急;有的由于忽略,可能對你的孩子關心不夠等等。因此,希望家長們一方面能及時與老師溝通,給他們提出改進意見,也可向有關領導提出相關建議,這些我們都是非常歡迎;另一方面,也希望家長能理解和支持教師的工作,在孩子面前尊重教師的威信,千萬不能護孩子,即使教師做得不對,可以背后談,不要當著孩子面談,否則對孩子的教育是不利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4570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