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營養(yǎng).給孩子讀童話,最需要一種文學閱讀的心情。文學有什么用呢?它的知識性在于想象力的激發(fā),在于一種社會性的體驗。這種體驗雖然是虛構的,卻是必不可少的,它讓我們的生命得以擴展、延伸和升華。
給孩子讀童話,需要注意這樣幾個基本要點:
一、不能忘記故事的本質(zhì)
故事就是故事,家長們經(jīng)常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會無意中強調(diào)自己的個人看法給孩子,或者是強調(diào)故事中的教育意義,這是一種解讀故事的方式,但總這么做未必是好的。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但把自己變成等待王子拯救的灰姑娘的女性應該是極少數(shù)吧。今天,雖然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和人生取向我們未必贊同,但《灰姑娘》的故事依然美麗。因為故事就是故事,讀故事的高手懂得如何從故事中跳出來,也會懂得如何引導孩子跳出來。
故事中的丑與惡(假如不可避免的話)越是形象逼真,故事才會越完美。而在童話中,孩子們終會安全著陸。在充分考慮孩子智力與情感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我想不必刻意去回避童話故事中看來陰暗的一面。同時,不必將故事變成道理,也不必用故事來講道理。故事就是故事,真正優(yōu)秀的故事,本身具有強大的道德力量。
二、不能忽略語言的重要性
童話是文學的,而文學是通過語言來表現(xiàn)的。我們給孩子讀童話,也是在幫助孩子享受、學習文學語言。真正優(yōu)秀的童話大師常常也是語言大師。收集整理《格林童話》的格林兄弟兩人,本身就是語言學家。為孩子創(chuàng)作過經(jīng)典童話的中外作家,如安徒生、狄更斯、卡羅爾、王爾德、格雷厄姆、波特、林格倫、懷特、蘇斯博士、恩德、揚松、達爾、巴金、冰心、張?zhí)煲、葉圣陶、陳伯吹、孫幼軍等等,在語言上都有很深的功力,也非常懂得兒童的心理。我一向很頑固地建議大人們,在給孩子讀童話的時候,盡可能選擇原著(包括原著的好譯本),少用各種去皮卸骨的改寫本、縮寫本。
三、不能忽略圖畫的重要性
除了能直觀地培養(yǎng)孩子形象思維能力外,圖畫在兒童閱讀中最大的功能是愉悅,它使孩子能很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文學的、藝術的熏陶。給孩子讀童話,盡可能選擇插圖好的讀本,最好是選擇真正的圖畫書。真正的圖畫書,不是那種文字配上說明性的插圖的書,圖畫書中的圖畫本身也是能講故事的,文字的敘述和圖畫的敘述各有優(yōu)勢,不可替代,相映成趣。
四、選擇適合孩子的童話
給孩子讀包括童話在內(nèi)的書籍,目的在于讓孩子獲得閱讀的習慣,保持對閱讀的熱情。一般來說,在閱讀的問題上,應當給孩子足夠的選擇自由。但童年的時光非常短暫,孩子也并非生來的閱讀專家,所以大人還是應該盡可能為孩子選擇優(yōu)秀的作品,漸漸培養(yǎng)孩子擇優(yōu)的能力。
由于童年的缺憾,許多大人十分缺乏童話閱讀的經(jīng)驗,除了知道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外,對中外兒童文學世界的優(yōu)秀作品幾乎一無所知。實際上,這是一個十分廣袤而美麗的世界,中外現(xiàn)當代的童話經(jīng)典多得不勝枚舉,而以圖畫書的形式表現(xiàn)的優(yōu)秀童話,在當今世界上也已經(jīng)形成了非常宏大的潮流。如今的孩子們,真是十分幸福!
只要我們這些大人,能夠靜心反思,虛心學習,就能從這個美麗的世界淘得無數(shù)的寶貝。
讓我們的孩子,不再缺憾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6518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