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虎子媽 轉貼: (寫于11/14/2001 1:20:00 PM)

讀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古詩文誦讀進入小學課堂

2001年9月8日12時28分44秒 中國青年報

雙休日,鹿紅女士準備帶孩子到鄉(xiāng)下去看爺爺、奶奶,因計劃只住一天,就告訴女兒別背書包了,等回來后再做作業(yè)。可沒想到女兒隨口說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只有8歲的女兒一本正經、搖頭晃腦的樣子,令鹿紅忍俊不禁。“誰教你的?”女兒自豪地回答:“從古詩文中學到的!

1999年末,哈爾濱市閔江小學被黑龍江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定為“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第一個試點校。從那時起,這所學校就將《中華古詩文讀本》(12冊)作為學校教材,納入學校課程,每天20分鐘短課,從未間斷。

近日,古詩文誦讀工程現場會在此召開,悠揚的古典音樂和瑯瑯上口的古典詩詞誦讀聲在校園里不絕于耳。校長邱曉濱向來賓介紹:《中華古詩文讀本》子、丑、寅3本書,共計85篇,兩萬多字,全校學生不僅能熟讀成誦,而且絕大多數同學能全部背下來。

然而就在一年半以前,還有家長將學!案妗钡搅藚^(qū)教育局:“一年級的孩子連字都不認識,怎么能讀懂古詩文?”邱曉濱極力反駁:“現在的孩子對電視廣告、影視臺詞、校園俚語能脫口而出,為什么不能讀古典詩文呢?”

即使有家長反對,古詩文誦讀工程還是納入了閔江小學的校本課程,每天20分鐘的誦讀短課也排在了課表之中。與其他課程一樣,古詩文做到了“四有”:有教學任務、有教學要求、有常規(guī)檢查、有階段驗收,但不同的是,這門課實行“四不原則”:不勉強、不提問、不留作業(yè)、不考試。重在讀,而不在于“懂”,教師重在指導,而不在于講。學校甚至還提倡學生“不求甚解”,允許“濫竽充數”。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有專家指出,少年時代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雖然學生現在并不能準確地理解古詩文的含義,但是這種背誦會在其記憶的底板上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終身受益。

一天,校長信箱收到了五年級二班4名同學對科任老師的意見信,這個班的班主任覺得“得罪”了任課老師,就回去質問學生:“你們?yōu)槭裁床恢苯诱依蠋熣?”一位同學理直氣壯地說:“齊威王曰:‘君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之耳者,受下賞!蠋,我們應當受到獎賞才是,您怎么還指責我們呢?”

一篇又一篇古詩文在學生口中成為輕輕松松的順口溜,對此學生家長柴為國深有感觸地說:“記得讀高中時,特別喜愛《論積貯疏》文章之華美,努力背了幾次,終未能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蛇@對于今天的孩子卻不是一種費神的事,也就是利用每天早課的20分鐘!孩子還告訴我,這只是其中的一冊,一共12冊,300多篇,這是多么誘人的前景。 

但是真正的收獲是無法用篇數和本數來計算的,黑龍江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秘書長認為,古詩文誦讀活動為素質教育找到了切入點,是人文教育的好載體,是一個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文化復興工程。

據中國青基會副秘書長楊曉禹介紹,至2001年8月底,全國已有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7000多所學校、140多萬青少年參加了誦讀活動。按照計劃,到2010年實現全國所有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地級市和80%的縣(市)開展這項活動,實現至少500萬少年兒童直接參加,影響至少3000萬成年人,通過宣傳等使1億以上的中國人受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8370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