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會毫無目的地去做任何事情,所以當他集中注意力,觀察細微事物時,并不是這個物體給他深刻印象,而是他在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揣摩在發(fā)現(xiàn)表達他對事物的熱愛與理解。比如他看到花朵上停著一只美麗的蝴蝶,他感興趣的不僅僅是蝴蝶的外形與顏色,他更感興趣是想要去探究蝴蝶的秘密:這是什么?它為什么會移動身體?它的顏色和花有何差異等等。
處在對細微事物敏感期內(nèi)的寶寶很容易發(fā)現(xiàn)物與物之間的差異性及特質(zhì),因此他會著迷與去做一些感官上的探索、辨別。從寶寶2歲開始,父母就要給予他自由探索的機會,漸漸地增加他對物的特質(zhì)的認識,并為他提供一些合適的環(huán)境,比如準備一些能夠滿足他這種探究事物細微區(qū)別的需求的玩具或者經(jīng)常帶他到戶外玩耍,讓他在這種環(huán)境中對實物進行分類、配對、排序、比較等活動。如果寶寶喜歡撿樹葉、收集小石頭、抓昆蟲和小動物回家觀察,那就支持他,鼓勵他,如果寶寶正在興致勃勃地觀察一只丑陋的小蟲子,請千萬不要打擾他,讓他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他想做的一切吧?
觀察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學會合理的觀察順序。告訴孩子如何看,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指導孩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進行觀察。比如父母帶著孩子去動物園看大象時,就可邊看邊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孩子回答,如大象的身體大不大?牙長在什么地方?鼻子有什么特點?鼻子是干什么的?等等。只有經(jīng)過父母有意識的啟發(fā),孩子才能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
每個寶寶都有這樣的特質(zhì),但是如果我們忽視了在這個時期對寶寶這種對細微事物的觀察力的培養(yǎng),甚至于打消了他探索細微事物奧秘的積極性,那么,他長大后就會變得比較粗心,對周圍的很多顯而易見的事物都視而不見。
其實和寶寶一起不一定見到什么都要你自己去說,孩子的觀察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很多,所以也可以鼓勵他去觀察去說。此外,和寶寶一起出去,看到外面一些他感興趣的事物,除了教給他一些與此相關(guān)的知識外,還可以根據(jù)當時的情況隨口編一些東西說給他聽。比如,你和寶寶觀察螞蟻的時候,可以用語言描述螞蟻的各種行為,單個的,整體的,還可以加上一些想象猜測的成分,這樣可說的東西就很多了。
直到現(xiàn)在,孩子還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找半天也找不到的東西。初春的時候,可以帶孩子一起出去散步,在一篷黃燦燦的迎春花面前,孩子只掃了一眼,就發(fā)現(xiàn)迎春花的花瓣數(shù)是不一樣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四個花瓣,但是也有個別的是五個花瓣。家長可能湊近了半天也沒找出一朵五個花瓣的迎春花,但是他隨手就揪出來好幾朵。
孩子生性好動好奇好玩,探知欲旺盛,家長應很好掌握孩子這一天性,經(jīng)常帶領(lǐng)孩子親近大自然中去,讓孩子在盡情地玩耍之中,觀察萬物的悄然變化。去看春天的綠芽,夏日的鮮花,秋季的果實,寒冬的落葉,去聽蟬鳴鳥唱,這些都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和思考。同時,家長在平時要指導孩子觀察,開闊孩子的眼界,充實孩子的知識和生活。比如,讓孩子觀察家里養(yǎng)的花草、小魚,晚上帶孩子觀察星空,講講簡單的星系。白天觀云,看到云的流動,講一講“云往東,一場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諺語的簡單道理,這樣做不僅使孩子從中學到知識,體驗觀察的樂趣,又能促使孩子多思考
每一位家長都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孩子,羨慕那些智力觀察超群的孩子。教育寶寶,亦需要觀察寶寶興趣愛好所在,需要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需由很多細微的小節(jié)總結(jié)而成,所以,應更多地需要以適宜的方式去關(guān)注細節(jié),細節(jié)可以決定成敗,通過一些細節(jié)一點點塑造及培養(yǎng)寶寶成人成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8474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