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電視,媽媽往往有兩種矛盾心態(tài):電視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使他不再惹麻煩,這一點,媽媽喜歡;電視節(jié)目可能會對寶寶有害,讓媽媽擔心。
對電視,媽媽往往有兩種矛盾心態(tài):電視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使他不再惹麻煩,這一點,媽媽喜歡;電視節(jié)目可能會對寶寶有害,讓媽媽擔心。對于寶寶來說,媽媽的態(tài)度往往決定了寶寶是否能成為遙控器的主人。
西方研究者的觀點
1.寶寶喜歡看電視
寶寶對節(jié)目的要求非常低:不需要創(chuàng)造性,不需要藝術性。對于廣告商來說,寶寶是最完美的受眾,寶寶學習廣告短歌的能力非常驚人。
2.電視節(jié)目會助長暴力,使感情單薄、思維僵化,破壞符合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
電視占據(jù)了寶寶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寶寶把時間更多地花在電視機面前,沒有和父母在一起,也遠離了更有建設性的活動。成長和滿足更容易從專注的努力中獲得,絕不是不動腦筋地看電視。
3.更有研究者認為,媒介的出現(xiàn)導致了童年的消失
在電子媒介出現(xiàn)之前,童年是和麥秸、田野、炊煙、光著屁股的小伙伴、夏日晚上的螢火蟲,還有想了好久才看到的連環(huán)畫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今天這一切已經(jīng)成為寶寶們從電視或書本上才能得到的間接經(jīng)驗。
總的來說,學者們傾向于認為,盡管現(xiàn)在的電視有了專門為兒童準備的節(jié)目、專門為兒童開設的頻道,但是過長時間地看電視對兒童的影響是從身到心的。
電視不是寶寶內心的真正需要
長時間看電視不是寶寶內心的真正需要。很多媽媽可能會說不對呀,我家寶貝最喜歡看電視了。其實,寶寶對電視如饑似渴的“需要”大多數(shù)是后天養(yǎng)成的。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普林格爾認為,兒童生來有愛的需要,有了解新事物的需要。從成人那里獲得充足安全感的愛對寶寶來說,是第一位的。有了安全感,他才會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事物,積極發(fā)展自己的才干。對于周圍的環(huán)境來說,寶寶是一個真正的“參與者”。如果這些基本的、深層次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寶寶會退而求其次,通過別的方式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
看電視時,寶寶是一個“旁觀者”,被動而無限制地接受來自電視的信息。與電視博弈,是以寶寶的成長為籌碼的。但對于社會生活而言,寶寶不甘心做一個“旁觀者”。你可能有體會了:你做家務的時候,寶寶要學;你拿筆寫字;他要學;甚至你打個呼嚕,他也要學。正是在直接參與生活的過程中,寶寶學會了自主自立,學會了理解別人情感,也獲得了成長。
媽媽這樣安排寶寶看電視
1.嚴格限定看電視的時間
3歲之前,寶寶看電視的時間一天不能超過半個小時。3歲之后,在父母的陪同下,可增加半個小時。
2.選擇優(yōu)秀電視節(jié)目,陪著寶寶一起看電視
你不能指望寶寶能自己從電視中獲取衡量道德和價值的尺度。寶寶并不需要避開所有的悲劇,只要避開那些把人類的殘忍不視為悲劇而視為公式的娛樂節(jié)目,這一點,需要你與寶寶更多地交流和引導。
3.與寶寶共同嬉戲,打開寶寶愛好的多通道
寶寶需要嬉戲,嬉戲可以促進親子之間和諧的情感關系。熟諳這一點的媽媽絕對不會將親子嬉戲的美好時光拱手讓給電視。
涂鴉、讀書、童謠、表演、散步、游戲式的競技等等,都是寶寶天生的愛好,是造物主賦予寶寶的豐厚禮物。你一旦握有成長秘密的鑰匙,你收獲的一定比讓寶寶看電視多得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14194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