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柳州人,原為公務員,后潛心幼教研究,著有《孩子,我應該這樣愛你》一書,系統(tǒng)講述孩子各個階段的教育重點,深受家長歡迎。目前正籌備自己的幼教工作室,針對家長和兒童進行咨詢與治療。兒子俊俊,六歲。日前,記者就家長最關心的一些問題采訪了巴豆,尤其是關于孩子的社會交往問題和性教育的問題。
雅雅:
常有媽媽苦惱地問,自己的孩子不喜歡“分享”怎么辦。媽媽們常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別人面前大大方方,樂于分享,因此受到夸獎,自己臉上也洋溢出幸福的笑容。所以常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新買了三輪童車,媽媽不停地勸道:“我們家寶寶不小氣,讓小弟弟玩兒一會,不能那么自私!”孩子被媽媽抱下來,也許還在不樂意地掙扎,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小車被“分享”出去。我甚至看到一位媽媽因為女兒不愿意和小區(qū)里的孩子分享玩具,在小區(qū)的花園里當眾大聲呵斥孩子,嚇唬孩子“以后誰也不跟你玩”。
這是分享嗎?這不是。這時媽媽只想要自己的面子,或者她自己曾經因為不愿分享而遭受過不被認同的痛苦。
巴豆:
是的。從孔融讓梨開始,我們就被強行要求去執(zhí)行沒有限度的分享。分享意味著“分給他人享受,自己享受付出的快樂”,被強行要求把自己的東西交出去,那不能叫做分享,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甚至是傷害。
孩子適宜的發(fā)展是分階段的,2歲前他還沒有物品歸誰所有的概念,當他把東西送給別人之后,會認為這個東西已經不存在了,所以顯得非常大方,其實這跟無私的品質沒有關系。在2歲左右孩子開始發(fā)展自我意識,會開始確定“這是我的”,在這個階段孩子捍衛(wèi)自己的東西、不愿與人分享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階段,要到4、5歲孩子才會真正懂得分享。這個階段爸爸媽媽要做的,是尊重孩子對私人物品的處置權,以便幫助孩子建立物權觀念。當孩子拒絕你,你要說的是:“沒關系,我知道這對你很重要。”或者“這是你的,你擁有處置權力。”孩子的自己的物權受到尊重,才會尊重別人的物權。強行奪走屬于他的財產,會破壞他的物權觀念和安全感,他無法信任我們,才會把財產緊緊抓住,誰也別想碰一下。
同時要有意識地從家庭開始劃分物品歸屬權,什么是媽媽的,什么是爸爸的,什么是孩子的,孩子喜歡的,例如零食,我們家是按照人數購買相同數量的同一種零食——避免把好東西全部奉獻給孩子,那會令孩子產生錯覺,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歸屬于自己,也會影響將來正確分享意識的建立。
雅雅:
當我們帶著孩子在外面玩的時候,被人看上他的玩具,,但是孩子不愿意分享,媽媽爸爸該怎么辦?
巴豆:
有一次我給兒子俊俊買了一輛新自行車,在院子里騎,熊熊一眼看上了,上去就搶?】〔豢希苄軏寢層彩前阉聛,讓熊熊坐上去。俊俊哇地哭起來。我趕緊過去——3歲孩子之間的事情,我通常交給他自己處理,但熊熊媽媽的參與是我不得不出面,我對熊熊說:“這輛車是俊俊新買的,如果你想玩,請你經得他許可。”熊熊媽媽臉上有點掛不住,替兒子問俊俊,俊俊一口回絕了。熊熊媽媽半開玩笑地說:“真小氣。”這時在別人的指責面前我一定要挺身而出,保護孩子,于是我嚴肅地說:“熊熊媽媽,俊俊有處置他物品的權力,他可以分享也可以拒絕。這不是小氣。”熊熊媽媽勸說好久,熊熊就是不肯下來,于是她做出很無奈的樣子:“他不肯。”我抱住熊熊,溫和而堅定地跟熊熊反復講:“熊熊,這是俊俊的車。你必須下來。”最后熊熊乖乖地讓我把他抱下來,他媽媽狠狠地瞪著我們,熊熊看到媽媽的臉色放聲大哭。在孩子和面子之間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孩子?赡軐τ诤芏嗉议L來說,他知道這樣做是對的,但是有些話還是很難出口。后來俊俊在騎了幾圈之后,主動把車交給熊熊分享。當孩子明確自己的物品是獲得保護的,他獲得安全感和控制感后就很樂意分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31045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