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身體鍛煉從寶寶抓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現(xiàn)在的家長在開發(fā)孩子的智力的同時,很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各國對寶寶的身體素質關注度越來越高,可是如何讓寶寶從小就能夠獲得身體素質鍛煉呢?

經(jīng)過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及早訓練,會使寶寶體健智能高。于是,俄羅斯的嬰兒滿月后就進行戶外睡眠,使嬰兒早日接受新鮮空氣的鍛煉;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馬特樊市瓊·巴尼斯女士創(chuàng)辦了襁褓操訓練班,讓3個月開始到l歲的嬰兒還未學會說話和走路之前就開始訓練,啟發(fā)嬰兒自我活動、自我保護、培養(yǎng)自信、自強的精神。當時風行全美,參加訓練班的嬰兒已達幾十萬人。

通過各種研究數(shù)據(jù)證明,運動之基本技巧一定要在嬰兒期進行訓練,否則就太晚了。這是因為,運動鍛煉中,嬰兒的各種動作接受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支配和調節(jié),肌肉中的神經(jīng)可將各種刺激傳到大腦,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使大腦反應更加靈敏,同時,可以增加腦的血流量,能供給腦細胞更多的營養(yǎng)和氧氣,有利大腦發(fā)育。因此體育鍛煉和智能發(fā)育有密切的關系,父母不可忽視

那么該如何對嬰兒進行訓練呢?

父母可以用歌聲發(fā)布信號,逗引嬰兒身體的各個部位運動起來,如:翻身、爬行、追球、鉆洞、滾球,體操等。

嬰兒還不會思維,但可以通過身體學習、感知,凡是經(jīng)過訓練的嬰兒,動作靈活敏捷,有自我活動的本領,身體的領悟力強,進而促進智力發(fā)育。嬰兒在頑強的學習行走中摔跌爬起,逐步建立一種可貴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這對孩子形成頑強的個性及不怕困難的勇氣有很大幫助。

在鍛煉中,父母要將嬰兒身體盡可能貼近大自然,利用空氣、日光和水進行,比如:讓嬰兒習慣開窗睡眠,推童車進行戶外睡眠,在戶外進行活動、游戲,以保證經(jīng)常接觸新鮮空氣和日光。同時,父母還應給孩子用冷水進行身體按摩,用冷水給嬰兒洗手、洗臉,摩擦頭頸、手臂、腳、腿,待適應后可摩擦胸背使其皮膚習慣承受冷的刺激,增強體質和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從2個月開始,父母幫助嬰兒做被動操,7個月開始做主被動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嬰兒身體強壯智能高。

可見,寶寶從小進行身體鍛煉,是可以幫助寶寶以后盡快地適應環(huán)境,特別是中國的獨身子女,因為長輩的呵護,讓孩子從小較少獲得鍛煉,在呵護下成長的孩子以后會因為無法適應環(huán)境作出各種過激行為,父母要多加關注,多從小帶領孩子進行貼近大自然的鍛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40205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