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如何才能懂得感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在我長期的家庭教育咨詢中,我經(jīng)常被問到“如何讓孩子感恩”這樣的問題,他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因為我認為,假如一個孩子不懂得感恩,那么問題幾乎完全出在孩子周圍的大人身上。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出于“我為你付出這么多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打斷我的客戶對孩子如何不懂得感恩的描述,而反問,你怎么一點都不在意和回饋”的感受,這是并不妥當?shù)摹?br />  我提出幾點供大家借鑒:其一,是父母對孩子是不是在物質、精神等各方面的給予太多,導致孩子對于別人的善意、付出由習慣變成了麻木,甚至滋生出了任性、無理和貪得無厭,我知道在今天倒金字塔結構的家庭中這種情況是比較普遍的,結果是大人慣壞了孩子,然后再來抱怨孩子怎么這么“壞”。
  大人們遷就、嬌寵孩子的時候,是憑著自己天生的自發(fā)的舔犢之情,抱怨時也是出自己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直覺反應,結果自始至終都是完全自發(fā)的,缺少對表象之下真正原因的覺察,而這正是癥結的關鍵。其二,我通常要問客戶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常懷感恩之心,我問的結果是幾乎所有人都說自己懷有感恩之心,我雖然不當場拆穿,但實際上我知道大部分大人并不具備感恩之心,沒有給孩子做出示范。
  我記起一個故事說:有個農(nóng)夫總是讓老父親在一個小木槽吃飯,而不是和家人一起。有一天,農(nóng)夫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在用小木板拼什么東西,就問他在干什么,孩子說‘在做木槽,是準備將來給爸媽用的’,結果,很快老人就出現(xiàn)在飯桌旁了。
  這個故事很有意味,除了顯示了榜樣的作用外,更讓人思索,為什么人總是對自己的孩子好過自己的父母?許多人覺得能供給老人衣食、養(yǎng)老金,能帶看病就已經(jīng)盡了孝道。這是不合理的,因為老人除了物質保障之外,還需要更多的關心、陪伴和情感慰藉。
  但是,如果沒有感恩之心,人們就會認為物質供養(yǎng)就夠了,別人就不會說自己不孝了,這樣的子女并不是真正的孝順,充其量只是保證了底線。也就是說,父母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感恩,包括對自己的感恩,但是父母們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卻遠遠不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44566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