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辨才的四種思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能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家長和教師要了解孩子的人格特征及智能傾向,可以有以下四種思路。

  第一種:各科考試成績

  比如孩子數(shù)理化成績好,可能他的數(shù)理邏輯智能較強;語文成績好,可能他的語言智能較強;體育成績好,可能他的身體運動智能較強;美術、音樂成績好,可能他的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較好。因為學校成績是明擺著的,所以這種評估方式很直觀,容易掌握,而且也有一些可信度。學校是不會隨便設置學科的,學科設置必定以大量的科研成果為支撐,教育者總是希望學校所設學科能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他們在課程設置上自然會盡可能努力做到這一點。所以,學生各科的學習成績,可以作為家長了解孩子智能傾向的一個參考。

  不過我們要看到學習成績這個指標的局限性?荚嚦煽兣c實際能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考試往往只能考死的知識,考不出真實的能力。比如一個作家,語言能力當然是很強的,但是他小時候語文成績未必很好。還有,由于應試壓力,學校往往只重視主科而輕視副科,副科教師配備不強,教學水平難以保證,甚至隨意挪用副科教學時間的現(xiàn)象都很多,所以依據(jù)孩子學習成績評估其智能傾向的做法很容易把家長引入歧途——也就是加德納(美國心理學家)批評的,學校只看到孩子語言智能和數(shù)學邏輯智能,忽視其他各種智能,埋沒人才。

  第二種:心理測驗

  這是一種重要的評估方式,如智商測驗、早期記憶分析、詞語聯(lián)想等。這類方法的優(yōu)點是比較科學,而且像上一種方法那樣,一目了然,家長不必自己動腦筋去分析,所以比較受家長、教師歡迎。不過這類方法也有缺點,最主要的問題是,檢測都是靜態(tài)的,而人的能力其實在行動中、在實踐中會看得更清楚。大家都知道智商是一種僅供參考的指標,不可死信,而且智商測驗只能反映語言智能和數(shù)學邏輯智能,其他智能測不出來,這也會造成誤導。事實告訴我們,有些智商低的人是很好的人才,甚至還有天才(白癡學者)。心理測驗的方式需要專門人員來進行,有時還要付費,這對很多家長來說,也不方便。早期記憶和詞語聯(lián)想對于辨才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本書后面,我們將詳細討論,并舉一些例子加以說明。

  第三種:生理測試

  有一種理論,認為通過對人的某些生理特征的觀察分析可以了解孩子的人格特征及智能特征,比如手紋分析、血型分析、星座分析、骨相分析。有些家長相信這個。這類辦法有爭議,它們到底有多大科學性和可信性,我不敢說。我個人從未用過這類辦法檢測學生,不過我并不完全拒絕它,我覺得或許可以把這種檢測手段作為一個維度,當作參考。不過我勸家長不要只相信這一種檢測方式得出的結論,至少要用其他方式檢測的結果來對照一下。

  第四種:行動檢測

  這是最古老的方法,在生活情境中,在孩子的活動中觀察分析,也就是聽其言觀其行。此法的最大優(yōu)點是生活化、靈活、真實,比較容易操作。其困難是要求家長克服自我中心,做有心人,創(chuàng)造各種情境,而且會分析。至于教師,更要避免以工作業(yè)績?yōu)橹行膩碛^察孩子。經(jīng)驗告訴我們,有些孩子的人格特征和智能強項,在教學之外的業(yè)余活動中反而看得更清楚。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檢測性活動(有科學實驗的味道)來測試學生的人格特征和智力特征。

  總體來說,家長辨才,最好主要采用行動檢測法,輔以心理測驗法,心理測驗的結果自己若不會解讀,可以去請教教師或專家。家長不要過于看重考試分數(shù)。學校辨才,應該主要用心理測驗法,畢竟教師是專業(yè)人員,其次看學生各科成績,再次是行動觀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5613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