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子女進行教育,常用手段之一是表揚。正確使用表揚,正確運用表揚的原則,充分發(fā)揮表揚的心理藝術,將會收到教育子女的滿意效果,否則,往往收不到應有效果,甚至適得其反。
表揚是對人的某種言行給予肯定與贊揚,鼓勵受表揚者保持、鞏固與強化這種言行。
表揚的形式很多,例如:肯定、贊許、贊揚、期待、激勵、精神獎勵、物質(zhì)獎勵等等。
關于表揚,我們從以下幾方面討論一下。
1.應該重視做人方面的表揚
孩子在生活與學習中,無論做人方面、學習方面、生活方面,只要有了好的表現(xiàn),就要進行表揚。但我認為從我國目前家庭教育情況來看,應該重點抓住對孩子做人方面良好行為的表揚,強化孩子做人方面的優(yōu)良行為,陶冶孩子的情操,發(fā)展孩子良好個性,促進孩子心理健康。
一位剛上高一的北京某重點中學學生,在學校自行車棚里撿了50元錢,然后主動把錢交給老師。老師在班里表揚了他,他的爸爸知道了這件事,非常高興。他對兒子說:“你做得好,做得對,撿50塊錢交給老師,撿500塊錢也要交給老師,撿錢無論多少都要交給老師,你這種做法很好。”這時他媽媽也表揚他說:“在你小學時也常撿到東西交老師,有好幾次開家長會老師都表揚你!彼职钟终f:“記得有一次春節(jié)你和表弟、表哥、表姐在街上玩,撿到了一個錢包,你們幾個人一起找到派出所,把錢包交給了警察叔叔!卑职钟謱λv:“你考試經(jīng)常考得很好,爸爸媽媽高興;你拾金不昧,爸爸媽媽更高興。”這位爸爸尤其強調(diào)一個“更”字,意思是在做人方面一定要做得更好,就是要做個拾金不昧的人。
這位爸爸借這個機會又接著說:“一個人的考試成績是會有波動的,不會每次都考好,每次都是班里前幾名,這是很自然的事。大家都在努力,你想每次都考前幾名,這種意愿和信心是好的,但是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和預定的目標一致。但是,我們在撿錢方面不能有時交,有時不交,有所反復。你一貫拾金不昧,應該把這樣的精神發(fā)揚下去,爸爸媽媽對此非常高興!
我們現(xiàn)在有些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一旦孩子考試成績好,就大大加以贊揚,給予物質(zhì)獎勵。有的孩子在助人為樂方面做出成績,家長卻往往視而不見。有些家長甚至說:集體活動少參加一些,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犯不著,將來考大學不靠集體活動,而靠考試分數(shù)。這種說法忽視做人教育、忽視道德品質(zhì)教育、忽視人格的教育、忽視人格教育與表揚,不能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2.精神獎勵為主、物質(zhì)獎勵為輔
獎勵是一種表揚形式,獎勵對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有一定的作用。獎勵分為物質(zhì)獎勵和精神獎勵兩種。一般應以物質(zhì)獎勵為輔、精神獎勵為主,兩種獎勵要同時結合使用。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強調(diào)物質(zhì)獎勵忽視精神獎勵的情況比較普遍。有些家長單純以物質(zhì)獎勵來刺激孩子的學習。
有一位家長對自己上小學六年級的孩子說:“你要這次考好了,考上重點中學,媽媽給你買電腦!焙⒆涌己昧,他媽給他買了電腦,孩子如愿以償。結果后來的一個學期孩子就是玩電腦游戲,作業(yè)都不做,期末考試成績很不好。他的媽媽意識到:買電腦來刺激孩子學習方法欠妥。
這種濫用物質(zhì)獎勵來“激勵”孩子學習的方法,常常收到不良效果。不少家長在向我咨詢時,都談到買電腦想刺激孩子學習,結果都適得其反。我認為恰如其分的物質(zhì)獎勵是必要的,以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為和良好學習成績。但是,濫用物質(zhì)獎勵,以物質(zhì)獎勵作為刺激物,可能導致學生不重視學習,進而導致不良的學習效果。
3.表揚的良好心理氣氛
表揚是否在良好的心理氣氛下進行,對表揚產(chǎn)生的心理效應有很大影響。
獎勵在良好的氣氛下進行,能增強孩子的榮譽感、責任感、進取心,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孩子的心理實現(xiàn)系統(tǒng)(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操作能力與智力策略、智力技巧)、心理動力系統(tǒng)(信念、信心、動機、需要、意志、個性)、心理調(diào)控系統(tǒng)(情緒健康、心理的適應性、平衡性等)、心理供給系統(tǒng)(潛在心理能量,如尚未出現(xiàn)的靈感等)。
有的父母喜歡在吃飯時間表揚孩子,一邊吃飯,一邊輕描淡寫地表揚幾句,有時孩子還沒聽清楚。
有的家長為了兌現(xiàn)承諾,孩子考試成績不錯,發(fā)一袋營養(yǎng)品給孩子,也不說明因由。這些都不是在良好的氣氛中對孩子進行表揚,效果自然會差一些。
4.表揚程度要與成績相當
表揚程度要與貢獻程度相當,要與成績相當,要與進步程度相當。
獲得國際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一等獎,要比省里奧林匹克一等獎的表揚程度要高,這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對孩子表揚的程度與孩子的成績程度、進步程度相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不是都做得到的。
有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在星期六早晨看見前一天晚上下了大雪,就主動下樓,把樓前的雪掃干凈了。他媽媽看見了,對這事情也沒說什么。可是當天晚上孩子按時完成作業(yè),而且在做作業(yè)期間沒有看電視,他媽媽表揚了孩子這種行為。
不是說孩子做作業(yè),在做作業(yè)當中不看電視,不應該肯定,而是說孩子能主動去樓下掃雪,這種行為、這種品德、這種自覺掃雪為大家利益著想的精神應加重表揚。表揚程度要與成績相當,要與進步相當,這是一條很重要的表揚心理藝術,但也不能機械地運用這種心理藝術,要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與成績的實際情況恰當?shù)厥褂帽頁P程度與貢獻程度相當?shù)男睦硪?guī)則。
有一位家長跟我說:他用金錢來刺激孩子的學習成績。他說無論什么課,不論期中與期末考試,只要分數(shù)在90~100分之間,獎勵100元;考80~90分之間,獎勵80元;考分在70~80分之間,獎勵40元。他這種用金錢獎勵孩子考試成績的辦法,表面看起來是符合表揚程度與學習進步、考試成績貢獻程度相當?shù)谋頁P規(guī)則,但是,這未免太機械,并且用金錢來表揚孩子考試成績也欠妥。
一個孩子的數(shù)學考了80分,對其成績要進行具體分析,他的水平和平時數(shù)學實力、能力在一般情況大概應考多少分。比如,根據(jù)他平時數(shù)學能力判斷應考90分以上,那么,他現(xiàn)在考80分,他可能是發(fā)揮不好造成的,應該引導他在考試中要學會發(fā)揮,要保持平衡心態(tài),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在考試中充分發(fā)揮出來,獲得好的成績。如果根據(jù)他平時的數(shù)學成績與綜合能力,推測這次可能考70分左右,那么,這次考試得80分,就應提高表揚程度,在表揚的語氣方面、在表揚的方式方面,都要有所體現(xiàn)。
我不太贊成考試成績分數(shù)在哪個檔次,就獎勵多少錢這種機械的獎勵辦法。這種做法往往會收到不良效果,使孩子學習動機不純,誤導孩子學習動機。
家長對待孩子的微小進步,也要給予肯定,目的在于鼓勵孩子向進步方向繼續(xù)前進。當然,小的進步用肯定的語氣表揚即可,如果孩子進步比較大,就可以用贊許的語氣進行表揚,并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
家長對孩子的進步要實事求是。如果家長對孩子微小進步評價過高,并給予很重的物質(zhì)獎勵,就容易使孩子自以為是,滋長驕傲自滿情緒。
5.表揚要考慮孩子個體需要的情況
人和人之間存在差異,人和人之間的需要,也存在個體差異。對孩子進行表揚時,無論是精神表揚和物質(zhì)表揚都要針對孩子的需要進行,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表揚效果。
一名初二的學生,在期末考試中超常發(fā)揮,爸爸媽媽對她的考試成績非常滿意。她的媽媽就從商店里買了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品、保健品,以資鼓勵,但孩子對此并未表現(xiàn)出多大歡喜,因為她對那些保健營養(yǎng)品興趣不大。她倒是喜歡買一套莎士比亞全集。她爸爸媽媽給她買的保健營養(yǎng)品的價錢比買那套莎士比亞全集貴多了。如果她爸爸媽媽了解孩子的需要,給她買套莎士比亞全集,對孩子的閱讀能力與培養(yǎng)孩子人文科學的精神,促進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的提高,肯定有很大益處。但是,爸爸媽媽給她買了很多營養(yǎng)品、保健品,放在那兒沒起什么積極作用。
一位父親分析起他兒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估計這次初二期末英語考試能考到85分左右。出乎意料孩子考了93分,爸爸很高興地對兒子說:“你這次考得好、發(fā)揮得好。你有能力也有潛力,把英語學得更好。”并且他與兒子談論怎么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兒子提出買套新概念英語,爸爸欣然同意。孩子在暑假里經(jīng)常自學新概念英語,做了不少新概念英語練習題,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開學后,到初三期中考試達到了96分。這個孩子后來說:“爸爸給我買新概念英語,對我提高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6.表揚需及時
家長表揚孩子的目的,就是家長對孩子良好品德、良好行為與良好學習成績,給予肯定和贊許。表揚的目的,是鞏固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為與良好成績,及時強化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為與良好成績。
強化需及時。及時地強化,才能使良好道德品質(zhì)、良好行為與良好的學習成績及時得到鞏固,以便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行為與良好學習成績。
過期的表揚將沖淡鞏固良好品德、良好行為與良好學習成績的作用。及時地表揚,父母會有更多的驚喜。
一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在上完德育課回家后,自己洗襪子,媽媽下班后,看到了非常高興,對孩子講:“媽媽給你洗了十幾年的襪子,你現(xiàn)在自己能洗襪子了,爸爸媽媽非常高興,你長大了,一定會料理自己的事情!钡诙旆艑W后,這名孩子不僅自己洗襪子,而且還幫助媽媽把菜洗好。從此以后,這名孩子經(jīng)常在學習之余,幫助媽媽做些家務活。
對孩子的良好行為及時表揚,就會起到鞏固孩子良好行為的作用,就會起到發(fā)展孩子良好行為的作用。
7.表揚的方式要變化
新穎的刺激、變化的刺激,容易喚起人們的注意,容易激發(fā)人們的動機;而不變化的刺激、千篇一律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有的家長用多年不變的單一的表揚方式,孩子聽著無味道,司空見慣,不以為然,激發(fā)不了孩子良好的動機。
一名初三學生和他媽媽說:“我每次考得好跟我爸爸講,他都是說‘好,要繼續(xù)努力’,這成了爸爸的口頭禪了,今天,晚上我爸爸回來后,我告訴他我這次的考試成績,媽媽您聽著,爸爸準說這句話:‘好,要繼續(xù)努力!卑职窒掳嗷貋砗螅瑑鹤酉虬职謪R報了這次考試的成績,爸爸果然不假思索地說:“好,要繼續(xù)努力!蹦缸觽z都哈哈大笑。爸爸這時覺得莫名其妙:“你們笑什么?”媽媽對他說:“笑的是你這句口頭禪。孩子每次告訴你考試成績,你都是用這句話,我們都聽煩了。”
家長使用單一的、不變的、重復的語言去表揚孩子,時間一長,起不到激勵孩子的作用,有時甚至引起孩子的厭煩。
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道德、健康等方面的進步要隨時肯定與贊許,同時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便使孩子更快地進步。對孩子的表揚所用的語言不能單調(diào),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而有所變化,不要千篇一律。比如說孩子數(shù)學成績進步了,要根據(jù)孩子目前的學習情況,買一兩本確實有價值的參考書,給孩子以促進,提高孩子數(shù)學成績。孩子英語成績提高了,可以給孩子買幾盤錄音帶,促進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發(fā)展他的英語聽力。
8.期待要合理
家長對孩子提出希望,提出要求,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所以說,合理的期待也是一種表揚形式,運用得當會收到滿意效果,運用不當反而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與積極性。
對孩子提出期待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從孩子的潛在能力出發(fā),期待不能過高,要采取小步走的方式。例如,孩子的語文成績不太好,上一次考了65分,這次考了73分,首先要肯定孩子的進步,肯定孩子有能力提高語文成績。其后希望孩子總結經(jīng)驗,繼續(xù)提高語文成績?梢院秃⒆由塘,如繼續(xù)努力,把語文成績提高到80分怎么樣。根據(jù)孩子的潛力,學語文又得法的話,孩子再下一次考試提高幾分是很有可能的。并且,要和孩子一起討論把那些薄弱環(huán)節(jié)解決好,爭取把語文成績再提高一步。這樣孩子心理上對提高語文考試成績心里就有底,很可能下一次語文考試成績能超過80分。
如果不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向孩子提出考85分的目標,不僅起不到表揚的作用,而且可能使孩子增加心理壓力,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家長對孩子提出下一次語文考試成績要達到85分,這只是家長的一種良好愿望,但是,是很難得以實現(xiàn)的。孩子從這次考試到下一次考試在語文上提高10分以上,這一般是比較困難的,提出這樣的硬性目標,孩子很難接受,家長的目標與要求不能轉化為孩子內(nèi)在的動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56858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