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瞌睡早教可行嗎?看國外早教經(jīng)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國外早教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早教

  家長挖“潛能”,商家挖“錢能”,3個月大的寶寶送去上課到底有沒有效果?

  3個月的寶寶學“自我認知”、6個月的寶寶學“古典音樂”、1歲的寶寶學“雙語交流”……近來,越來越多的城市里的年輕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先把孩子送到各種價格不菲的早教中心上課挖“潛能”。隨著早教中心如雨后春筍般越來越多,早教的功能被吹得神乎其神,但家長們心中開始有了疑問。

  家長說:

  寶寶上的是“瞌睡早教”

  2月20日,星期日。下午3點半,成都市民董嘉潔抱起熟睡中的、剛滿3個月的女兒童童出了門。

  半小時后,母女倆出現(xiàn)在西大街一家早教中心的教室里。隨著上課時間臨近,教室里陸陸續(xù)續(xù)又走進七八個抱著小寶寶的家長。開始上課后,家長們半跪在一張巨大的軟墊上,寶寶們則平躺著。隨后,在兩位輔導老師的半中文半英文的指導下,家長在寶寶眼睛上方30厘米距離內拍手,讓寶寶趴在平鋪的鏡子上,按摩寶寶的腳底……家長們一絲不茍地重復著老師的動作,但墊子上的寶寶表現(xiàn)各異:有的一直呼呼大睡,有的哇哇大哭,有的任憑家長擺弄,有的四處亂爬,還有的不停東張西望……課程還沒進行到一半,已有3個寶寶因為極不配合,被家長抱出了教室。

  堅持每周來這里上課已經(jīng)一月了,童童幾乎每次都是從開課睡到下課,這讓董嘉潔很郁悶。“看著身邊的孩子都在上早教班,我也給童童報了名,不能讓她輸在起跑線上啊!”

  “老師教的很多東西,孩子太小根本聽不懂,更談不上完成了。感覺不是對孩子的早教,而是家長花錢來跟著老師學做游戲。這些從育兒書上就能學到,何必非得到這兒來呢?”交了1萬多元課時費的董嘉潔非常困惑。

  顧問說:

  早教有挖掘潛能之功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成都的早教機構學費多在每節(jié)課120元左右,按照每周兩節(jié)課計算,一年96節(jié)課需要上萬元。盡管學費如此高昂,但在各種廣告的“狂轟濫炸”下,仍有無數(shù)家長趨之若鶩。

  “孩子在3歲之前學到的東西,比生命中其他任何階段都要多,千萬不要錯過這段時間……”府青路某早教機構,一位名叫王梅的早教顧問,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早教的各種好處。并稱早教機構的雙語教學,以及各種游戲設備,不僅可以盡早挖掘寶寶各項潛能、啟發(fā)智力,還能給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社交環(huán)境。

  記者在這里看到,總共有0-6個月,6-10個月,10-16個月等幾十種月齡寶寶的不同課程,每堂課40分鐘左右。無論是游戲、音樂、藝術還是社會認知,每種課程都被冠以了培養(yǎng)寶寶不同能力的目的。

  某早教機構的負責人透露,早教從最早針對2歲半到6歲的孩子,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連剛出生的嬰兒也教,正逐漸呈現(xiàn)“初生兒化”,并受到很多年輕家長的熱捧。


12下一頁閱讀全文

  專家說:

  多為商業(yè)行為,不必拔苗助長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幼教教研員劉敏告訴記者,目前成都市場上的很多早教機構,并未通過相關認證,也沒有作為民辦教育機構進行備案,只是純粹的商業(yè)行為,其水平也良莠不齊。

  “一些較好的早教班,的確能為家長在如何挖掘孩子潛能上起一定作用,但絕非像廣告上吹噓的那樣神。”劉敏介紹,“教育必須要順應兒童的發(fā)展。如果過早讓孩子體會學習的壓力,或強迫孩子學習,還可能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影響孩子的后續(xù)發(fā)展,不要拔苗助長。”

  劉敏認為家庭教育更為重要,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指對孩子智力的開發(fā),還包括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給他們以人格上的示范,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性格。

  還有專家也指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孩子玩耍、溝通,這是任何早教都取代不了的。“有沒有必要花費那么多金錢,值得慎重考慮。”

  看美英法日的早教經(jīng)驗

  美國教育部推廣培訓“父母輔導者”

  美國幼兒教育是從生命第一天開始。創(chuàng)辦“從出生到3歲”培訓班,以1981年密蘇里州教育部創(chuàng)辦的“父母作為老師”(PAT)的項目最為著名,目前該組織已將它們的項目推廣至全美47個州,培訓了8000名“父母輔導者”。這些工作人員主要是每月對每一個家庭進行一小時的家訪。

  美國的另一項以家庭為基礎的父母教育計劃,稱作HIPPY計劃: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指導計劃。該計劃得到了當時美國總統(tǒng)的支持。HIPPY計劃直接把培訓帶入家庭,計劃中的母親們每周受到一次訪問,每隔一周參加一次與其他父母們的集會。

  美國人十分重視人的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從嬰兒1歲半起就開始培養(yǎng)其自我服務技能。他們認為,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強嬰幼兒的獨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嬰幼兒和家長雙方受益。嬰幼兒的自我服務技能包括:系鞋帶、穿衣服、扣紐扣、拉開或拉上拉鏈、洗臉、刷牙、梳頭、吃飯、上廁所等等。

  在美國,老師認為交給孩子學習能力比教會他做幾道算術題更重要。他們不會將不屬于這個年齡段的知識技能硬灌輸給孩子,而是崇尚讓他們多動手、多體驗,在各種益智、團隊游戲中學會體驗和探索的本領,更主動更交互地認識周圍的事物。

  英國社區(qū)兒童中心免費提供多樣服務

  EYFS是英格蘭政府以“給父母最好的選擇、給幼兒最好的開始”為宗旨,提出的一個教育方案,此方案在2008年9月被正式納入英格蘭的法制中。EYFS的目標是:給所有0-5歲的幼兒提供一個連續(xù)的發(fā)展與學習體系,使他們在生活中獲得更多更好的發(fā)展機會,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將來成為身心健康、擁有安全感、成功和快樂的人。

  英國政府很重視5歲以下孩子的學前早期教育,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的服務,出生到5歲,寶寶可以加入各個社區(qū)兒童中心的活動,媽媽也可以參加各種育兒的論壇和培訓,解決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問題,如果3歲前需要送孩子上幼兒園,就要自己付費,一個月大約1000多英鎊。

  由社區(qū)、幼兒園、教會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心,只要是你有時間、有精力,幾乎每天都可以把行程安排得滿滿的。這樣的組織大多是免費的,有的收費在1-2英鎊,這筆錢算是捐給慈善機構的,他們同時免費提供茶、咖啡給媽媽們,還會在休息的時候分給孩子們餅干和飲料。

  在社區(qū)活動中心,每天會有不同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參與。集體時間由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做游戲,剩余時間為自由活動。每天上午免費開放給每位小朋友,下午為課后輔導。分為室內活動區(qū)、室外活動區(qū),那里的玩具應有盡有。

  法國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

  法國家長認為藝術教育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而這些教育早在孩子襁褓之中,家長就會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法國的早教課更像是藝術細胞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課程。他們首先是尊重孩子,在這個基礎上培養(yǎng)孩子的感性認識。

  加拿大不提前教寫字和計數(shù)

  在加拿大,寶寶稍大一點時可以送其到“playschool”,不是去上課學習,而是參加那里的美術、勞作、音樂以及唱游等活動,而且與眾不同的是,這樣的早教學校不會設置寫字和計數(shù)等課程。加拿大的早教專家普遍認為,幼兒期是動作能力均衡發(fā)展的關鍵期,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時期,因此培養(yǎng)動手能力更為重要,若讓孩子過早認字、寫字和計數(shù),會耗費幼兒的體力和腦力,延緩他們的動作發(fā)展。

  日本學會不給別人添麻煩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在日常生活中從家長到早教學校都會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你會發(fā)現(xiàn)在日本,孩子上課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時候,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背包,里面裝著他自己的物品,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長和老師只是在一旁略加指導。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6626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