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浪費奢侈的孩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現(xiàn)代孩子的家庭背景比較好,就算玩具再貴,父母都舍得買,然而,這種奢侈、浪費的心態(tài)將會促使孩子的物質欲望無限延伸。

  望望喜歡完好無缺的東西,所有的用品只要有一點點瑕疵,或是損壞,即使功能上都還完整,也會被他丟掉,或是束之高閣,不再使用。媽媽跟他溝通過很多次,后來望望索性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就把東西直接丟掉。所以,媽媽經(jīng)常要幫他重新購買物品。

  在學校畫畫的時候也是一樣,一張白紙,只要稍微畫得不好,他就會把整張紙揉掉,重新拿一張紙,老師勸導他好幾次,都沒有用,后來老師嚴格禁止他再拿第二張紙,于是他就發(fā)脾氣,決定不畫了。

  一般來說,浪費奢侈的孩子,其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都不差,所以孩子剛開始出現(xiàn)這種行為時,爸媽往往都沒有發(fā)現(xiàn),直到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習慣,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缺乏同理心,他沒有辦法想象,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物品,對部分的人來說,其實是很珍貴的,他不懂得愛惜資源,也不懂得節(jié)約。所以,身為爸媽的我們,要思考的方向則是讓孩子接觸一些需要被幫助的對象,例如,孤兒院、老人院,或是偏遠地區(qū)的孩子。同時,父母也要檢視自己的生活,是否做到節(jié)約、愛惜資源,讓孩子有機會學習模仿。

  周末假日,爸媽可以安排機會,帶孩子去孤兒院參觀,或是去深山的原住民部落游玩,讓他有機會接觸不同環(huán)境的孩子,并且將他不需要的物品收集起來送給他們,借機讓他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生活其實是很困苦的,不像他衣食無缺。同時,父母可以用故事書,讓他了解資源的可貴,以及學習愛惜資源。

  除了觀念的建立之外,讓孩子掌控自己的生活費用,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爸媽可以培養(yǎng)孩子記賬的概念,每買一樣東西、吃一頓飯等消費,都讓孩子把金額記錄下來,即使是在家里吃飯,也提供他一個定額,像是在家吃一頓飯五十元,水果五十元,一整天在家的電費、水費是多少等。大一點的孩子,父母還可以請他幫忙做家事,賺取這些費用。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父母甚至可以給他一個定額,也就是他一個月可以花用的金錢,包括買衣服、吃飯、買文具用品等,都必須要從這一筆錢中支付。如果錢用完了,就得等待下個月領錢,讓孩子學習掌控每個月可以花費的金額。

  在這個終結奢華的計劃中,每個月要結算的時候,家長需要跟孩子分析討論,這些東西的價值,以及如何節(jié)省金錢。有些孩子因為他不知道日常用品的價值與得來不易,才會如此奢侈浪費,一旦經(jīng)過這樣的歷練,就可以了解資源的珍貴了。由此可知,父母回應孩子犯錯的方式最好具有教育意義,而不是羞辱性的言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95399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