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試題:學年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二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fā)展的信息社會。生活在信息社會,就要不斷地接觸或獲取信息。如何獲取信息呢?生物網初中頻道為大家準備了初二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試題,歡迎閱讀與選擇!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濟南學業(yè)考)巴斯德認為,肉湯變酸是微生物引起的,這些微生物來自于空氣。他通過設計的曲頸瓶(如圖),證明了這一假設,巴斯德采用的探究方法叫做()

A.觀察法B.實驗法

C.測量法D.調查法

2.有些真菌會引起動植物患疾病,下列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是()

A.小麥葉銹病B.人的扁桃體炎

C.棉花枯萎病D.水稻稻瘟病

3.下列環(huán)境中,細菌分布較多的是()

A.腌制食品的鹽水中

B.抽成真空的罐頭食品中

C.剛煮熟的食品中

D.流通的貨幣上

4.與真菌相比,細菌的結構中沒有()

A.細胞壁B.細胞膜

C.細胞質D.成形的細胞核

5.下列哪一項是青霉的主要特征()

A.單細胞的絲狀真菌

B.直立菌絲頂端長有掃帚狀的結構,孢子成熟時是青綠色

C.直立菌絲頂端膨大成球狀,孢子成熟時是黑色

D.細胞內沒有真正的細胞核

6.(湘潭學業(yè)考)細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特點是()

A.都對人類有益B.都是孢子生殖

C.都是單細胞生物D.都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

7.久置空氣中的烤面包片,難以生出霉菌。這主要是什么因素影響了霉菌的生長()

A.溫度 B.光照 C.空氣 D.水

8.下列各組生物,都屬于真菌的一組是()

A.大腸桿菌、銀耳、猴頭

B.酵母菌、靈芝、黃曲霉

C.青霉菌、蘑菇、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9.(2011日照學業(yè)考)下列有關細菌及真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菌與真菌只能進行分裂生殖

B.芽孢是細菌抵抗不良環(huán)境的休眠體

C.真菌比細菌高等是因為真菌細胞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D.根據菌落可以大致區(qū)分細菌、真菌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10.(2011株洲學業(yè)考)根據 微生物的某一特征進行簡單的分類(見下表),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待分類的微生物流感病毒、青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醋酸菌

類別一乳酸菌、醋酸菌

類別二酵母菌、青霉、曲霉

A.其分類標準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B.其分類標準是單細胞生物或多細胞生物

C.流感病毒應劃分到類別一

D.流感病毒 應劃分到類別二

11.在制作甜酒過程中,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A.保持清潔,切忌油膩

B.經常打開容器查看情況

C.酒曲和糯米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制

D.要將酒曲和糯米攪拌均勻

12.(懷化學業(yè)考)酸奶口感好,營養(yǎng)價值高,酸奶是在牛奶中加入哪種微 生物制成的()

A.酵母菌B.乳酸菌

C.醋酸菌D.黃曲霉

13.細菌培養(yǎng)基通常在121℃的壓力鍋中滅菌。如果只是在100℃的溫度下將細菌培養(yǎng)基滅菌,以下哪一種生物仍會存活()

A.大腸桿菌B.青霉菌

C.枯草芽孢桿菌D.傷寒桿菌

14.下列有關細菌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細菌細胞有細胞壁,但沒有葉綠體

B.細菌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C.大多數細菌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

D.所有細菌都能導致動植物和人患病

15.白蟻的消化道內生活著一種單細胞生物,叫披發(fā)蟲。它能把白蟻所食的木纖維分解成營養(yǎng)成分,供白蟻吸收,白蟻和披發(fā)蟲的關系是()

A.寄生B.共生C.競爭D.捕食

16.(萊蕪學業(yè)考)科學家將患花葉病的煙草榨出的汁液滴到健康煙草葉片上,引起花葉病;將患病的煙草葉片的汁液通過細菌過濾器后,再滴到健康煙草葉片上,依然引起花葉病,由此發(fā)現了病毒。以上病毒發(fā)現實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病毒比細菌小

B.細菌具有致病性

C.煙草花葉病不是由細菌引起的

D.病毒具有致病性

17.下列有關病毒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①雖然病毒無細胞結構,但它是生物

②所有動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

③病毒的結構分成兩部分,即外面的遺傳物質和內部的蛋白質

④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廣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8.下列哪項不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A.病毒只具有簡單的細胞結構這一特征

B.病毒也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C.病毒在生物體外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

D.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表現生命的基本特征

19.下列對病毒、細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A.病毒是由細胞構成的

B.真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C.細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D.大多數細菌和真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分解者

20.下列關于肝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A.肝炎病毒個體微小,但肉眼可見

B.肝炎病毒具有細胞結構

C.肝炎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細胞中

D.肝炎病毒屬于植物病毒,寄主為煙草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

21.(15分)圖A是某種細菌的結構示意圖,圖B表示不同細菌在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情況,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中,①是_______ ,②是____,能夠保護細菌;③是 ____,能控制物質進出,④是____。⑤是____。

(2)這種細菌____ (填會或不會)運動。這可根據圖中序號____所代表的結構做出判斷。

(3)在圖B中,我們肉眼看見的不是一個一個的細菌,而是____ 。細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繁殖。

(4)所有的細菌都是 ____的個體,有些細菌相互連接成 ____,但每個細菌都是可以____ 的。

(5)細菌一般 有____、____ 、____ 三種形態(tài)。

22.(10分)(東營學業(yè)考)生活中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用酵母發(fā)過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別松軟香甜。學習了發(fā)酵技術以后,你不妨嘗試動手做一下發(fā)糕。發(fā)糕松軟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愛吃,做起來其實并不難。

1.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鮮酵母、糖少許、溫開水、面盆、大碗、蒸鍋。

2.制作方法:①洗凈雙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內用少量溫水將酵母化開。

③在面盆內將面粉和適量糖拌勻,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邊揉邊加水,直至揉成干濕適當的面團。④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4~5小時。⑤將發(fā)好的面團放在蒸鍋內隔水蒸30分鐘。⑥將蒸熟的發(fā)糕取出,待冷卻后切成小塊即可食用。

請分析回答:

(1)鮮酵母中含有酵母菌,與細菌相比,酵母菌細胞結構的主要特點是____ 。

(2)用溫開水將酵母化開的原因是____。

(3)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是因為____。

(4)蒸熟的發(fā)糕松軟多孔,是因為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 ____氣體遇熱膨脹造成的。

(5)某同學將和好的面團放到一個密閉的保溫裝置中進行發(fā)酵,結果蒸出的發(fā)糕有些酒味,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____ 。

23.(7分)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條件,將新鮮豬肉和水加熱煮沸一段時間,冷卻,取澄清的豬肉汁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一:將等量的豬肉汁分別加入標有A、B、C的三只錐形瓶中,靜置1小時,然后用脫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驟二:把A錐形瓶放入電冰箱的冷藏室內,冷藏室的溫度是6℃。

步驟三:把B錐形瓶放在實驗室的桌子上,此時室溫是25℃。

步驟四:把C錐形瓶加熱煮沸后,放在實驗室的桌子上,此時室溫是25℃。

步驟五:幾天后,用放大鏡對三只錐形瓶內的豬肉汁進行觀察,結果記錄在表內(觀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觀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

錐形瓶觀察結果

A+

B+++

C-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步驟三、四,你認為實驗中的變量是____ 。

A.溫度B.水分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2)通過A、B兩只錐形瓶的實驗及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____。

(3)根據以上實驗,請你寫出一條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____ 。

2 4.(6分)沼氣作為一種清潔、廉價的新能源在我國的農村和社區(qū)有很高的推廣價值。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密閉沼氣池內,在缺氧的條件下甲烷細菌會大量繁殖,它的繁殖方式是____ 。

(2)沼氣池內的料液是由人糞尿、植物秸稈等廢物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甲烷細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 ____將其中的有機物分解,產生可燃性的甲烷氣體。在此過程中,還可利用

殺死各種病菌和蟲卵;殘渣和殘液便成為無害、優(yōu)質的農家肥料。

25.(10分)超市里,一些食品在聊天:面條說方便面,瘦就瘦唄,干嗎燙發(fā);饅頭說蒸包,胖就胖唄,干嗎帶花;臘肉說火腿,露就露了,干嗎包著,還帶了兩個卡。

(1)以上涉及的食品中,由發(fā)面團加工而成的是____ 、 ____ 。它們的胖是因為加工時人們 在面粉中加入了 ____ ,把面粉中的____ 轉化成了____和 ____加熱后,變得膨脹而松軟多孔。

(2)加工食品時,為了防腐,需要加入食品添加劑,由經驗可知上述食品中____和____ 是含有食品添加劑的。

(3)有時候發(fā)現火腿出現脹袋現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

(4)臘肉的保存原理是除去食品中的水分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下 列食品中也采用此原理保存的是()

A.純牛奶B.魚罐頭C.火腿腸D.果脯

26.(12分)(2011泰安學業(yè)考)小芳學著媽媽做饅頭:將適量酵母粉與面粉混勻后,加入適量清水和成面團,然后將面盆放入溫水鍋中。為了使面團發(fā)得更快,她將溫水鍋中的水換成了剛燒開的熱水。一段時間后將面團取出做成饅頭。結果,小芳蒸出的饅頭不如媽媽做得松軟多孔。請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營養(yǎng)方式是____ ,它與細菌的細胞相比,其結構的最主要區(qū)別是____。

(2)分析上面的過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

(3)小芳經過思考提出了如下問題:溫度會影響酵母菌的生活嗎?請針對這一問題作出假設:____。

(4)小芳設計了實驗進行探究:她在一杯溫開水中加入一 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進行攪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將一個小氣球擠癟后套在瓶口,把裝置放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一段時間后瓶內液體冒出氣泡,氣球脹大(如圖所示)。瓶內液體冒出的氣體是____。

小芳設計的實驗存在不科學的地方,請你指出來:____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初二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試題就到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學期努力,豐富自己,鍛煉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750554.html

相關閱讀:中國的行政區(qū)劃知識點:精選初二上冊地理期中考試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