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級思想品德上期末模擬考試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8年秋九年級期末模擬考試思想品德試題
總分:40分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提示:請把答案序號填入答題欄,否則不計分。
1、2017 年4 月9 日上午,在武漢馬拉松賽道起點沿江大道附近,一排戴著“漢馬志愿者”袖章、大聲加油助威的學生格外搶眼。武漢市財貿學校學生劉亮說學校組織了近200名學生當志愿者主要負責起點賽段場外秩序的維護,“早上3點半起來5點半就到這里執(zhí)勤了,沒吃早飯.衣服和鞋子都濕透了!彼麄兂袚熑危    )
①會獲得物質方面的回報 ②會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 ③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④可能因沒做好受到責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九年級學生曉東發(fā)現學校門口的交通經常擁堵、秩序混亂不堪,他利用課余時間調查了解亂象產生的根源,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了校門口停車規(guī)劃等合理建議。你對曉東的評價是(    )
①多管閑事,這是交警和學校應該做的事情 ②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正確行使了自己的批評權和建議權 ③有較強的責任意識,有利于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④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但做這些事情會影響學習,不值得提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2017 年3 月15 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政府工作報告、年度預算及其他重要報告。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機關 ②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簡體字、繁體字,都是中國字”從今以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薄{兩岸專家學者賦詩獻歌,共表兩岸濃情。這表明(    )
①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文化薪火相傳 ②實現祖國統(tǒng)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③兩岸實現統(tǒng)一已沒有阻力  ④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進祖國統(tǒng)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你認為在下列哪個企業(yè)中上班獲取工資體現的是按勞分配的分配方式(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  
6、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衛(wèi)系統(tǒng)將嚴重影響我國的國防安全。據此,3月11日3400名搭乘國際郵輪的中國旅客在抵達韓國濟州島后拒絕下船,以示對國家安全的擁護。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維護國家安全,人人可為
B、維護國家安全對公民來說只是道德要求,沒有強制性
C、國家安全特指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完整不受侵犯
D、公民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對維護國家安全無能為力
7、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fā)的《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tài)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強調,對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要實行終身追責,責任人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格追責。此舉(    )
①是對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基本國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貫徹 ②說明嚴守生態(tài)保護紅線是公職人員的責任,與公民無關 ③表明誰對自己不負責任,誰就要對這種不負責任所造成的后果負責 ④能徹底解決我國環(huán)境問題、資源問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2018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究其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競爭 ③“雙一流”建設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 ④“雙一流”建設有利于我國增強綜合國力,提升國家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年前,在奧地利留學的潘建偉告訴導師,他的夢想是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2018年8月16日,世界首顆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早中國成功發(fā)射,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正是潘建偉。潘建偉的追夢之路表明(    )
人生需要理想,有了理想就一定能成功 ②理想能夠引領人生的方向
③報效祖國、奉獻社會是我們的責任 ④要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并付諸行動,不懈努力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表是一個針對某校九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的調查結果:
問 題 結 果(%)
你感覺到學習有壓力嗎? 非常大 較大 一般 沒有
 83% 10% 7% 0%
你覺得學習是件很累的事嗎? 是 有時是 不是 很開心
 45% 30% 19% 6%
  根據調查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 。
A、感到學習有壓力,是正常的事    B、壓力也是動力,壓力越大越好
C、大多數學生面臨沉重的學習壓力    D、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差
11、電影《戰(zhàn)狼2》體現了軍魂、國威,點燃了國民的愛國熱情,下列詩句與圖片寓意相符的是(    )
A、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B、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D、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2、2018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qū)舉行70周年慶典。70年來,該地區(qū)各項事業(yè)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生產總值由1947年的5.3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33億元,增長了642倍。這表明我國( 。
A、實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堅持民族團結的民族政策
C、堅持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D、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答題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非選擇題(共16分)
13、【解讀十九大】(8分)
請運用所學知識對相關材料進行解讀。(每個方面答出最符合材料內容的兩個觀點即可)
社會熱點 我的解讀
(1)十九大報告對生態(tài)文明著墨很多,“生態(tài)文明”被提及12 次。報告首次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美麗中國”首次成為我們的強國目標,并明確提出在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這一目標。
 ① 


② 
(2)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回顧過去5年以來的工作時說,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wěn)定脫貧,貧困發(fā)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新提出的精準扶貧政策,以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的成就,書寫了人類反貧困斗爭史上“最偉大的故事”
 ①


③ 
(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講:“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往來,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①



(4)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加強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 ①

14、2018年10月18日上午9:00,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歷史新起點,氣象再更新,本次大會一時間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人們熱議的話題。
在大會上,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展示出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勝信心。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根本途徑是什么?(1分)為什么?(1分)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們青少年應該做好哪些準備?(2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繼續(xù)發(fā)力,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3)“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睂Υ,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4)請你描繪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時的美好景象。(2分)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B C D A A C D C A C

13、⑴①我國堅持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共同建設美麗中國。②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③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資基礎。④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2分)

⑵①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②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先富帶動后富,共奔富裕路。 ③脫貧扶貧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社會。(2分)

⑶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政治基礎;、軆砂督y(tǒng)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海內外中華兒女緊密團結,共同奮斗,祖國完全統(tǒng)一就一定能夠實現。(2分)

(4)①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②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③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④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2分)

14、(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1分)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fā)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1分)
(2)①樹立遠大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③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使自己成為創(chuàng)新人才;⑤樹立平等開放競爭參與的國際意識,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勇于擔當,振興國家的使命。(2分,答出2點,要求用學科術語)
(3)①實現理想必須腳踏實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撓、堅持不懈。(1分)②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1分)
(4)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我們的祖國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yōu)越性。(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1138224.html

相關閱讀: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最后沖刺卷(日照市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