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語文題卷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題預覽:

2019年安徽省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

語 文

(試題卷)

注意事項:

1.你拿到的試卷滿分為150分1其中卷面書寫占5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

3.答題過程中,可以隨時使用你所帶的《新華字典》。

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 (35分)

1.默寫古詩文申的名句名篇。(10分)

(1)補寫出下列名句申的上句或下句。

①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判論戰(zhàn))

② ,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③海內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長風破浪會有時, 。 (李自《行路難》

⑤ ,誰家新燕啄春泥。 (自居易《錢塘湖春行》

⑥ ,千里共婢娟。 (蘇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2)默寫杜牧的《赤壁》或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A員外》。

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 (9分)

仁立曠野,蒼qiǒng彌漫著難言的靜穆;枕石溪畔,水月傳達著無盡的幽思;聽雨危樓,深巷漂散著淡淡的花香。繁星滿天,層林盡染,江水東逝,天地間yùn含的靈氣默默不語。仰首星空,獨步林蹊,行吟岸側,人的性情完全可以盡情揮灑。靈氣與性情,穿越了時空,亙古以來,二者就是人們歌詠的永恒主題。

(1)給加點的宇注音,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佇( )立 蒼qiǒng( ) yùn ( )含 亙( )古

(2)文中“ ”一詞中有錯別字,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 ”。

(3)“聽雨危樓”中,“危”的意思是 ,“獨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

3.運用你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1)~(2)題。 (4分)

(1)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由三位名人的傳記組成,這三位名人是:德國音樂家 ,

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謀羅,俄國作家 。

(2)《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到達小人國、大人國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4•校學生會準備于5月4日下午兩點在第一會議室舉行主題為我與文明同行的座談會,下面是活動過程申的一些問題,需要你去解決。 (12分)

(1)請你以文明二字開頭,擬一條宣傳標語。

要求: ①緊扣座談會的主題; ②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 ③不超過20個字。

(2)座談會前,你班同學準備了一篇發(fā)言稿。下面是發(fā)言稿申的一段文字,請你根據(jù)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A]千百年來,文明一直以其無窮的然力、不竭的動力、強大的感召力,引領著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作為當代中學生,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不僅能體現(xiàn)良好的個人品質,而且[B]有助于創(chuàng)立和諧的校園氛圍。我們一定要懂禮貌,講誠信,遵紀守法,尊師愛友,不斷提升我們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C]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為堅決糾正過來,全面展現(xiàn)當代中學生的文明形象。

①[A]句太長,發(fā)言時大家聽起來可能比較吃力,請你把它改為幾個較短的句子。

(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刪少量字詞)

②[B]句中有詞語搭配不當?shù)拿,可?ldquo; ”一詞改為“ ”。

③聯(lián)系前后句看,[C]句的句式不夠協(xié)調,請你對[C]句作適當調整。

(3)5月3日上午,學生會主席來邀請你們班的楊老師參加第二天下午的座談會,但楊老師不在,學生會主席請你代為轉告。當天下午,你是怎樣對楊老師說的?

二、閱 讀 (5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回答問題。

[二](22分)

楓葉禮贊 葉孟

我愛楓葉,因為它紅得深濃,紅得艷麗。

多少年來,一想到秋,我首先就會想到楓葉;想到楓葉,就會想到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就會引發(fā)許多聯(lián)想和感慨。在蕭瑟的秋天,楓葉紅得那么動人,不能不使我心馳神往。

在北京,重陽節(jié)過后到香山看楓葉,正是很好的時節(jié)。過去的文人騷客,在這樣的時候,往往騎一頭小毛驢兒,慢慢地出了西直門,一步一顛直往西邊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帶,就漸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樣,陶醉于楓葉那鮮艷的色彩,流連忘返。有時,他們還會即景遣興,吟詩作賦。我雖沒有這樣閑散的雅興,但我也愛楓葉。沒有別的,爽直一點兒說,就是因為她紅!

秋冬之交,正是吃蘿卜的時候。夜晚的街頭,常常傳來蘿卜賽梨的清脆叫賣聲,引誘你不得不去買一個嘗嘗。蘿卜有“紅到心”的別稱,可是它的內心是不是紅的,還得等到剖開之后才見分曉。這哪里趕得上楓葉。楓葉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現(xiàn)自己的色彩。楓葉敢于紅,紅得有氣魄。

楓葉之可愛,還在于當別的葉兒經(jīng)秋枯落時,她偏偏紅得艷麗。她耐得住風霜交加,經(jīng)得起秋之摧殘,戰(zhàn)西風而不怯,披嚴霜而愈麗,顯露出無畏無懼的神采。單憑這一點,就值得我們贊美。

有人說,楓葉雖紅,可畢竟是到了肅殺的秋天!抖鲙分杏幸痪:“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申血!”以楓葉吟離別,把楓葉比作血,這是隨人的@$情而生發(fā)的。但在我看來,說肅殺也好,比作血也好,都還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楓葉;把楓葉之紅比作血,這是因為她抗得住肅殺之氣啊!

楓葉也并不因為紅而孤獨。你看,去香山看紅葉的人那么多;而且,東籬黃菊,山澗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時,或相繼綻放,都與楓葉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顯風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楓葉,想到楓葉,往往使我又聯(lián)想到那些在各個崗位上勇于克服困難、敢于展示自我的勞動者。他們抗嚴寒,戰(zhàn)酷暑,奮戰(zhàn)在各條戰(zhàn)線上;他們不畏艱難,勇于奉獻,弘揚了時代的精神。他們盡管很普通,卻是我們時代的英雄。我覺得,用楓葉來比喻這樣的英雄人物是再恰當不過了。

我禮贊楓葉,我愛她斗西風血點兒紅!

(選自《名家詠物100篇》,有改動)

5.從上文看,楓葉有哪些特征? (4分)

6.作者寫秋冬之交的蘿卜另1用《董西廂》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6分)

7.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談談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6分)

8.作者筆下的楓葉有什么象征意義? (3分)

9.本文是圍繞楓葉展開的,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明行文思路。(3分)

[二] (18分)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泥灘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總稱,包括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紅樹、海攬雌、海桑、紅茄冬等。適宜生長在風平浪靜、淤泥深層的海灘、濕地或河口地區(qū)。紅樹林四季常綠,因其樹皮中含有一種稱為“單寧”的化學物質而顯紅色,故稱為“紅樹林”。

紅樹林與其他類型的樹林相比,有許多獨特之處。為了適應鹽分高的海洋環(huán)境,葉片上有排鹽孔,能把吸入體內的海7&鹽分有效排出,其功能類似于人皮膚上的汗毛孔。另外,紅樹林扎根于海底淤泥,通氣不良,所以大多發(fā)育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形狀萬千。最為奇特的是紅樹林的繁殖為“胎生”方式,種子在母樹上孕育,待成熟后,先在母樹上萌發(fā)成芽,然后隨同果實一起墜海,數(shù)小時內即可扎根成長為獨立植株。、紅樹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支柱根,這些支柱根多在樹干基部生出,逐漸下伸,插入土申形成縱橫交錯、抵抗風浪的弓形支架。

以紅樹林為中1$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通過食物鏈維持自身的生態(tài)平衡。紅樹林吸收海底土壤申的養(yǎng)料而生存,其樹葉、樹枝是魚蝦的食物,鳥類又以魚蝦為食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又將植物、動物的遺體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土壤中。

紅樹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具有極高的經(jīng)濟價值。以海南島的紅樹林為例,該系統(tǒng)內有鳥類114種(占全島的40%以上)、昆蟲100多種、水生動物100多種,平均每公頃每年可產(chǎn)魚、蝦、蟹等海產(chǎn)品750多千克,所以海南自古有“萬畝紅樹養(yǎng)萬人”的說法。紅樹林的樹皮中含有地單寧,可作鞣(róu)料和染料;有些紅樹植物木質堅硬,耐腐蝕,是建筑物和船舶的優(yōu)質用材。某些紅樹植物還可入藥,能治療淋巴結核、皮膚病、癌癥等。

紅樹林還有很高的環(huán)保價值。紅樹林的根部深扎于海水中,可防御海風,抵制海浪侵襲,保護農(nóng)田和村鎮(zhèn),被譽為天然的海防衛(wèi)士。同時,紅樹林根系發(fā)達,枝葉繁茂,還可以大量吸收海洋中的污染物,凈化海水。另外,紅樹林還有較高的生態(tài)學研究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由于紅樹林的生長環(huán)境特殊,所以種類相對貧乏。全世界共有23科、34屬、81種,大致可分為兩類:東方型,分布在亞洲、大洋洲和非洲東海岸,種類較為豐富;西方型,分布于北美洲、西印度群島和非洲西海岸,種類相對貧乏。我國的紅樹林共有13科、24種,主要分布在海南、廣東和福建沿海,以海南島最為豐富,其面積占全國的70%以上。

(節(jié)選自蘇宗棋《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10.第一段文字依次介紹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3分)

11. 根據(jù)第二段內容,概括紅樹林的生物特點。 (4分)

12.依據(jù)第三段文字,簡要說明紅樹林與海底土壤之間的關系。 (4分)

13文章在談到紅樹林的作用時,先后介紹了紅樹林的 、 、生態(tài)學研究價值、 。(3分)

14、第四段畫線的句子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 (15分)

魚我所欲也(節(jié)選)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為茍得也 茍: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惡有甚于死者 惡: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17.誦讀下列句子時,每句至少應有一處停頓,請用“/”把這一處停頓標示出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風飄絮

18.請摘錄原文申的語句,填寫下表。(5分)

篇 目 體現(xiàn)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魚我所欲也》

《過零丁洋》

三、寫作(55分)

19.請以“師生之間”為題,寫一篇文章。(55分)

[提示與要求]

(1)可以寫你的經(jīng)歷、見聞,也可以寫你的感悟、認識。

(2)請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用你喜歡的表達方式寫作。

(3)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則會被扣分。

(4)抄襲是一種不良行為,相信你不會照搬別人的文章;否則會影響你的成績。

(5)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9年安徽省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

語 文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35分)

1.(10分)

(1)①一鼓作氣 ②生于憂患中 ③天涯若比鄰

④直掛云帆濟滄海 ⑤幾處早鶯爭暖樹 ⑥但愿人長久

(共6分。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空不得分)

(2)《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空不得分)

2.(9分)

(1) zhù 穹 蘊 gèn (共4分,各占1分)

(2)漂散 ?散 (1分)

(3)高的,高聳的。 行,走。 (共2分,各占1分)

(4)排比 (2分)

3.(4分)

(1)貝多芬 列夫•托爾斯泰(或:托爾斯泰) (共2分,每空1分)

(2)到達小人國的原因;船在海上遇風暴被毀,格列佛被風浪卷到了小人國所在的島上。

到達大人國的原因:航海途中下船尋找淡水,格列佛登上了大人國所在的島嶼。

(共2分,各占1分。意思對即可)

4.(12分)

(1)示例一:文明像燈塔,為我們的人生航船指明方向。

示例二:文明是滋養(yǎng)我成長的甘泉。

示例三:文明,人生旅途的路標。

(共3分,三個要求各占1分,答案不限于此,符合要求即可)

(2)①示例一:千百年來,文明一直引領著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它有無窮的魅力,有不竭的動力,有強大的感召力。

示例二:文明具有無窮的挽力人,具有不竭的動力,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千百年來,文明一直引領著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

(共2分。答案不限于此,不改變句子原意且符合要求即可)

②創(chuàng)立 營造 (2分)

③堅決糾正以往存在的不良行為 (2分)

(3)示例一:楊老師,上午學生會主席來找您,剛好您不在,他請您明天下午兩點到第一議室參加“我與文明同行”的座談會。

示例二:楊老師,上午學生會主席讓我轉告您:請您明天下午兩點到第一會議室參加座談會,會議主題是“我與文明同行”。

(共3分,誰讓“我”轉告、轉告的內容、表達得體,各占1分。答案不限于此,符合要求即可)

二、(55分)

[一](22分)

5.(4分)紅得深濃,紅得艷麗;耐得住風霜,無畏無懼。

(兩個特征各占2分。意思對即可)

6.(6分)

(1)將蘿卜與楓葉進行比較,以襯托(或:突出)楓葉紅得直接,紅得有氣魄。

(2)引出自己對《董西廂》警句的理解,強調楓葉能抗得住秋天的肅殺之氣。

(各占3分。意思對即可)

7.(6分)運用擬人的方法,采用整齊的句式;表達了對楓葉的贊美之情;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抒情色彩。

(三個要點各占2分。意思對即可)

8.(3分)象征著勇于克服困難、敢于展示自我的勞動者。 (意思對即可)

9.(3分)先描寫楓葉的外在特征,再贊美其品質,最后揭示其象征意義。

(三層意思各占1分。意思對即可)

[二](18分)

10.(3分)解釋什么是紅樹林,介紹其生長環(huán)境,說明其得名原因。

(三個方面內容各占1分。意思對即可)

11.(4分)葉片上有排鹽孔;大多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以“胎生”方式繁殖;有密集的支柱根。

(四個特點各占1分。如果只答“有排鹽孔”、“有呼吸根”,該小點不得分。意思對即可)

12.(4分)紅樹林從海底土壤中吸收養(yǎng)料而生存,紅樹植物的遺體又可被微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土壤中。

(各占2分。意思對即可)

13.(3分)經(jīng)濟價值 環(huán)保價值 旅游觀賞價值 (每空1分)

14.(4分)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引用等。

作用:說明紅樹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具有極高的經(jīng)濟價值;使說明的內容具體、準確,具有可信度和說服力。

(兩問各占2分。第一問答出兩種說明方法即可得2分;第二問答出一層意思即可得2分。意思對即可)

[三] (15分)

15.(4分)(1)?且。 (2)假如,假使。 (3)厭惡。 (4)史冊。

(各占1分)

16.(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夠同時得以,(那么就)舍棄魚而選取熊?。

(2)不僅僅賢人有這樣的心(或:本心)。

(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17.(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風飄絮

(各占1分)

18.(5分)

篇 目 體現(xiàn)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魚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舍生而取義

《過零丁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心句子各占2分,共同追求占1分)

三、

19.(55分)

分項分等評分標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1316876.html

相關閱讀:淮安市2019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