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維護國家尊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社會需要互助,需要關(guān)愛。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關(guān)愛社會的實踐能力。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使學生樹立振興中華,匹夫有責,無私奉獻,關(guān)愛弱勢群體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品質(zhì)。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維護國家尊嚴,為國分憂,勇挑重擔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道德高尚的行為。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維護國家尊嚴,為國分憂,勇挑重擔,自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自覺性。
三、教學準備
老師制作相關(guān)課件和相關(guān)案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學生預習課文,查閱、收集相關(guān)案例。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的
新課導入
通過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叢飛救助失學兒童的家喻戶曉。下面請看大屏幕,了解叢飛。想想這是種什么行為?
教師歸納點評點評后板書課題。
學生思考后回答問題。
引導學生認識每個公民都有關(guān)愛社會的責任。
新課學習
新課學習
新課學習
老師歸納: 向革命前輩學習,胸懷天下,憂國憂民,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然后齊讀第一段,形成初步的觀點。
讀完后,要求學生把這段話概括成課本上的一句名人名言,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板書在課題后。
提問如何承擔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引入下一內(nèi)容的學習。
教師點評歸納:每個在維護國家民族的尊嚴上來不得半點含糊,要勇于和善于同損壞國家尊嚴的行為作斗爭。
教師課件展示吉鴻昌的事跡。
提問: 從剛才同學們講的事例中,明白了我們應怎樣維護國家尊嚴?
教師板書:①維護國家尊嚴。
3. 什么時候最能體現(xiàn)公民的責任意識?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了解焦裕祿的先進事跡。(課件展示)
請學生把自己課外收集的的類似的進行交流。交流結(jié)束后歸納怎樣承擔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
教師板書:②為國分憂,勇?lián)負、與國家共渡給難關(guān)。
教師小結(jié)辯論,肯定青少年的責任和義務。
4. 課件展示徐本禹的事跡,提問徐本禹這樣做值不值得?組織第二次辯論。
小結(jié)辯論,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板書:③自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
啟發(fā)學生思考:自己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這些活動對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響?我們還可以參加哪些活動?
1. 學生閱讀課本P22的“相關(guān)鏈接”,思考討論:我們新時代的青少年應該從這些革命前輩身上學習什么?
學生齊讀第一段,形成初步的觀點。
2. 學生閱讀P23的第一個,討論材料后面的問題。然后小組代表發(fā)言,小組間互評。
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維護國家尊嚴的案例和材料。
學生齊讀P23的第一段。
學生歸納后,齊讀P23的第二段。
辯論:
正方 我們青少年雖年幼,要為國分憂。
反方 我們青少年年幼不必為國分憂。
辯論:
正方 徐本禹這樣做值得
反方 徐本禹這樣做不值得
學生齊讀P24的第一段。
從革命前輩身上感知承擔社會責任必須從小立下志向。
讓學生理解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讓學生理解國家尊嚴在海外人士心目中的地位。
澄清錯誤認識,明確為國分憂,也是青少年的義務。
引導學生理解,建設和諧社會需要每一個成員樹立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
調(diào)動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積極性。
提升
老師小結(jié)本課的內(nèi)容后,要求學生談談學習本課后有哪些收獲和啟示,可以用課本上的觀點,可以是收集的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自己的認識等。
結(jié)束語: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 應對生我養(yǎng)我的祖國懷著深深的熱愛的感激之情,國家、社會都 需要我們的奉獻,只有國家強大了,社會和諧了,個人才有前途,才有幸福美好的日子。讓我們每個人都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吧!
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和啟示。
六.板書設計
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①維護國家尊嚴
、跒閲謶n,能挑重擔,與國家共渡難關(guā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54832.html
相關(guān)閱讀: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