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江蘇省2013-2014學年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卷(一)(蘇州)
歷史
2014.1
  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非)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第I卷(選擇題、 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強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要求的。
1.下圖是某位同學繪制的《西周宗法制與分封制關系示意圖》,以下對示意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示提示了大宗與小宗之間無隸屬關系 B.圖示提示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圖示提示了中國封建制度的主要特征 D.圖示提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2.史載明代內閣“掌獻替可否,奉陳規(guī)晦,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軍機處“名臣賢相不勝屈指,類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過有庸臣,斷不至有權臣”。這說明兩者都( )
①協(xié)助皇帝處理國政②代行丞相職權,正式統(tǒng)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專權,強化君主專制④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隨著商業(yè)和帝國的發(fā)展,生活愈益復雜,原先的法律已經不能繼續(xù)滿足現(xiàn)實需要……多次審理的結果使他們認識到,外來民族各有自己的法律,但是近乎普遍適用的法律原則卻只有少數(shù)幾條,因此他們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萬國法》,即國際法。”這句話最有可能是在直接評述( )
A.希臘雅典公民陪審法庭發(fā)展史 B.古希臘民主法制發(fā)展史
C.古羅馬從共和國到帝國發(fā)展史 D.古羅馬法律制度發(fā)展史
4.“這是一個,給世界帶來工業(yè)文明的火種也帶來海盜洗劫般苦難的民族;這是一個,曾經讓世界在她面前戰(zhàn)栗、而今只能緊跟當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島國;這是一個,人類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歷程開始的地方……”詩中的“島國”是指( )
A.澳大利亞 B.法國 C.日本 D.英國
5.“從這個條約的簽訂,就開始改變了明清以來朝貢貿易、或由政府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tǒng)一經營對外貿易等中國與外國人之間經商的習慣和組織,開始了新的貿易制度。一夜之間,過去原本舉足輕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贝藯l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6.有觀點認為,“農民戰(zhàn)爭從來只是一種改朝換代的工具,太平天國仍然是舊式農民戰(zhàn)爭,但已萌發(fā)了一些新苗……”。下列與之結論最為相符的是( )
A.1859年《資政新篇》的出臺 B.天京變亂成為由盛轉衰的標志
C.1856年太平軍定都天京 D.1853年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7.右圖是一幅美國人在20世紀30年代創(chuàng)作的漫畫,標題為《一塊一塊》。它反映了( )
A.美國操縱日本控制中國的意圖
B.日本占領中國的意圖
C.美日聯(lián)合共同侵略中國的意圖
D.中國被列強共同瓜分的局勢
8.“工廠死在接收上,鳥巢做在煙囪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條件上,議案、協(xié)定歸了檔,寫在水面上!斦稍诎l(fā)行上,發(fā)行發(fā)到天文上!袊\在哪里,掛在高高鼻子上。”這首詩反映的是哪一時期的社會狀況( )
A.國民大革命時期 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C.抗日戰(zhàn)爭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
9.《全球通史》中載:“腐朽的沙皇專制政權因戰(zhàn)爭的壓力和災難而逐漸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個搖搖欲墜的機構倒塌下來!敝苯訉е隆皺C構倒塌下來”的歷史事件( )
A.二月革命 B.七月事件 C.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10.中國代表團乘坐的專機降落后,周恩來在機場發(fā)表了簡短的書面聲明(右圖)。他說:“這次會議將要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亞洲將這兩個迫切如果能獲得解決,將有利于保障亞洲的和平,并進一步緩和國際的緊張局勢!腥A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是抱著誠意來參加這個會議的!敝袊韴F參加的這次會議是( )
A.萬隆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第26屆聯(lián)大
D.雅爾塔會議
11.1949年國民黨當局在臺灣地區(qū)實施戒嚴法,規(guī)定出入境的船只、車輛、航空機及其他通信交通工具必須檢查,必要時停止其交通,以此限制人民的行動自由。這種局面被打破始于( )
A.停止炮擊金門,倡議兩岸“三通” B.允許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
C.兩岸分別成立;鶗、海協(xié)會 D.連戰(zhàn)開啟“和平之旅”訪問大陸
12.《毛澤東傳》中寫道:“在這場危機后,(蘇聯(lián))很快就遷怒于中國,赫魯曉夫在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fā)表講話,指責中國在加勒比海危機中的原則立場。這個講話,成了蘇聯(lián)對中共發(fā)起新一輪圍攻的信號!边@場危機是指( )
A.越南戰(zhàn)爭 B.柏林危機 C.朝鮮戰(zhàn)爭 D.古巴導彈危機
13.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載:“揚郡以風帆數(shù)扇,俟風轉車,風息則止,此車為救潦,欲去澤水,以便栽種!边@表明至遲到明朝中國已經出現(xiàn)( )
A.筒車 B.翻車 C.水排 D.風力水車
14.斯塔夫里阿諾斯說:“歐洲的擴張在最初的比利亞階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強……這些新組織是經濟動員和經濟滲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紀,這種“新組織”使( )
A.荷蘭成為世界性商業(yè)殖民帝國 B.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C.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D.荷蘭在英荷戰(zhàn)爭中獲勝
15.民國以來,生產鋼鐵的漢治萍公司僅于民國五年至八年(1916~1919年),獲有盈余,其他時間都是虧損。漢冶萍公司在民國五年至八年出現(xiàn)盈余的客觀原因是( )
A.歐戰(zhàn)爆發(fā),鋼鐵的價格大漲 B.新進外國機器,設備先進
C.抵制日貨,愛用國貨的影響 D.政府鼓勵私營企業(yè)的發(fā)展
16.以下是新中國一位普通農民的日記。按記錄事件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①生產隊在我家門口召開社員會,經過表決全隊到會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當看到合作社成員名單有自己時,禁不住熱淚滿面
③回家后,看見村里一下子已大變樣,成了紅衛(wèi)兵的世界
④家里的鍋都歸了公社,說是要煉鋼鐵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17.20世紀90年代有人把中國東部經濟發(fā)展狀態(tài)比作“滿弓待發(fā)之箭”:“弓”比喻為1984年國家開放的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為1996年全線通車的南北交通大動脈京九鐵路。那么,“箭頭”在今天看來最為恰當?shù)谋扔魇牵?)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東
18.魯迅在《頭發(fā)的故事》一文中記載:“宣統(tǒng)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學校做監(jiān)學,同事是避之惟恐不遠,官僚是防之惟恐不嚴,我終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場旁邊,其實并非別的,只因為缺少了一條辮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洋務運動中的留學生留洋、崇洋、媚洋
B.維新變法時的維新派,主張“斷發(fā)易服”
C.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斷發(fā)易服”
D.民國時期,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法令
19.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員霍普金斯說:“我來華盛頓,就是要做到誰也不挨餓。但給人吃飯不能讓人吃閑飯!睘榇耍_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整頓金融 B.調整農業(yè)政策 C.發(fā)放救濟金 D.興辦公共工程
20.列寧認為:“不摧毀舊的社會經濟結構――商業(yè)、小企業(yè)、資本主義,而是活躍商業(yè)、小企業(yè)、資本主義,審慎地逐漸地掌握他們!痹谶@一思想指導下,蘇俄實行了( )
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政策 D.農業(yè)集體化政策
21.1962年,蘇聯(lián)某經濟學家在《真理報》上發(fā)表了《計劃、利潤、獎金》一文,該中的一些觀點得到當時領導人的支持,并在一些工廠實行。符合文中觀點的措施是( )
A.承認個人的物質利益 B.收回集體農莊自主權
C.取消自由貿易 D.實行糧食稅
22.有學者指出:在(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經濟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導致經濟全球化實際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不結盟運動興起 B.經濟互助委員會成立
C.兩極格局的存在 D.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
23.“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以賞罰,屬輕重于權衡。”這一言論最有可能出自于( )
A.《老子》 B.《莊子》 C.《韓非子》 D.《墨子》
24.官員質問某人:“這些是你的書嗎?你會撤銷你的主張嗎?”這人堅持:“我只接受《圣經》的權威和自己良心的約束;我不能撤回我寫的任何東西,因為我的良心是跟隨著《圣經》的!辈牧现械摹澳橙恕敝傅氖牵 )
A.普羅泰格拉 B.蘇格拉底 C.馬丁•路德 D.達爾文
25.有學者將中國書法藝術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下列作品中,把書法的這一特點發(fā)揮到極致的是( )
26.“人們由此發(fā)現(xiàn),原來整個錯綜復雜、撲朔迷離的自然界,不過是一個按某種法則運轉的巨大的機械裝置,而其中并沒有上帝的地盤!鄙鲜稣J識的產生是由于( )
A.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的提出 B.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
C.普朗克量子力學理論的問世 D.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
27.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說:“這是孫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遺產。也是當時最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張,但在百年之后卻成為中國與世界面臨的最為緊要的嚴重問題!边@段話評論的是( )
A.民族主義 B.民生主義 C.民權主義 D.民主主義
28.“中國的革命,當前第一件事是把中國從俄國的羈軛下解放出來,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xiāng)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這條“相反的道路”的起點是( )
A.南昌起義 B.五四運動 C.井岡山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 D.八七會議
29.這是2004年“感動中國”評委會對某當選人物的評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時,已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時,卻仍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贝巳巳〉玫某删褪牵 )
A.南優(yōu)二號 B.南優(yōu)一號 C.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D.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
30.在西方文學發(fā)展史上,某個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會學家、社會史學以及社會批評家的職能,生動地記錄了這個時代紛至沓來的所有緊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個人生活事件,包含都市社會、工人狀況、貧困、婚姻、婦女等角色”。這個流派是指( )
A.現(xiàn)實主義文學 B.浪漫主義文學 C.現(xiàn)代主義文學 D.古典主義文學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判斷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寫“A”,錯誤的寫“B”。
31.《全球通史》寫道:“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與知識分子中間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實證明,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學生和知識分子接受了新文化運動的洗禮是這場運動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強烈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
32.新時期,為適應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和國內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國積極開展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如派遣海軍赴索馬里護航、倡導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參加維和行動等外交活動,為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
33.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fā)展。( )
34.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繁榮,市民階層擴大,為適應市民階層需要,追求抒情與寫意風格的文人畫蓬勃發(fā)展。( )
35.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的主要內容是批判神權統(tǒng)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按照資產階級利益構建政治制度。( )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6題10分,第37題10分,共20分。結合材料以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36.曾經,世界是“歐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國”的。又有人說,將來的世界是“新興國家”的。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量而興起的,當然也不能歸因于歐洲的理性、制度、創(chuàng)新精神、技術、地理――簡言之,種族的特殊性。我們將會看到,歐洲興起的工業(yè)革命……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簡言之,從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支配地位中謀取好處。歐洲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
――弗蘭克《白銀資本》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是通過什么途徑?(2分)
  材料二 在人類歷史上,從舊石器時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萬年間,人類花了99.4%的時間,即到1500年前,世界人均GDP達到了90國際元(按1990年國際購買力核定的一個財富度量單位),然后,又花了0.59%的時間,到公元1750年,世界人均GDP翻了一番,達到180國際元,從1750年開始,到2000年,即在0.01%的時間內,世界的人均GDP增加了37倍,達到6600國際元。換句話說,人類97%的財富,是在過去的250年――也就是在0.01%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的。
――張維迎《應該理解和捍衛(wèi)市場經濟》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人類“在0.01%的時間里”創(chuàng)造了“97%的財富”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二戰(zhàn)后)人們還必須把全球性的專門組織網(wǎng),特別是“國際”金融機構,看作是美國體系的一部分……而且它們的構成成分可以解釋為世界性。但實際上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國的左右,而且它們本來就是在美國的倡議下產生的。
――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zhàn)略》
(3)材料三中美國用以“左右”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國際金融機構”有哪些?說明美國能夠控制上述金融機構的根本因素。(3分)
   材料四 發(fā)達國家將繼續(x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只有1%,而且形式各不相同:日本穩(wěn)步增長,美國小幅減速,歐元區(qū)則進一步收縮。發(fā)展中國家在世界產出中所占的份額從2000年的22%上升到2012年的36%。發(fā)展中經濟體和轉型期經濟體將以類似去年的速度增長,增速分別略高于4.5%和2.5%,約占2013年全球產出增長的三分之二,仍將是拉動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的中國的影響力正日益增大,未來國際社會有好多游戲規(guī)則需要中國參與制定。
   ――聯(lián)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2013年貿易與發(fā)展報告》
(4)材料四反映的經濟全球化現(xiàn)狀對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響?為應對全球化,中國政府在新世紀之初做了哪些努力?(3分)

37.民主政治是歷史發(fā)展趨勢,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完善。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雅典)最初為君主政體,不久讓位于由九個執(zhí)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他們全中貴族。急速發(fā)展的貿易創(chuàng)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同失去產業(yè)的農民聯(lián)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政治自由化”指什么?這種“政治自由化”確立的標志事件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憲政主義、聯(lián)邦主義和有限政府在歐洲倒不是新穎的思想,它們溯自中世紀……美國革命使這些思想變成進步的思想。美國的影響為歐洲的發(fā)展勢力增添了力量,使啟蒙運動后期的思想變得更加民主。合眾國取代英國,成為先進思想家的模范國家。
   ――(美)帕爾默《現(xiàn)代世界史》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革命”確立了哪些政治制度?(2分)
  材料三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共舉。議會由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孫文《同盟會宣言》
(3)根據(jù)材料三概述其政治主張的核心內容。為實現(xiàn)上述主張,孫中山進行了哪些實踐活動?(3分)
  材料四 “法治”的本質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是民主權利的形式和保障;應當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用來規(guī)范自己行為、保障自己權益的社會公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權威。
  ――童光政《二十世紀中國法制文明的演進》
(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是怎樣實現(xiàn)的?(3分)

四、:本題10分。根據(jù)設問,回答問題。
38.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學識淵博、思想卓越的文化偉人,他的影響遍及政治、倫理、哲學、教育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于模塑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價值取向和認知思想習慣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歷史作用。然而不同歷史時期,古今中外對孔子態(tài)度卻有所不同,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孔子生前是一個誠實的學者、一個失意的政治家和一個成功的教育家,請列舉其在思想領域的觀點和教育領域的貢獻。(2分)
(2)到了漢代,孔子則被朝野上下共同尊奉為與文化的“至圣”偶像,而且,偶像化的孔子崇拜直至清末基本上未受到根本性的動搖。漢初,董仲舒是如何推崇和改造儒學的?(1分)
(3)然而到了明末清初,卻出現(xiàn)了對孔子與儒學的批評之聲,代表人物是誰?他如何挑戰(zhàn)孔子和儒學的?(2分)
(4)19世紀末,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志士重塑了孔子形象,其動機是什么?(1分)
(5)現(xiàn)代中國的杰出知識分子在20世紀掀起了一場“打倒孔子家店”的思想革命運動,這使孔子的偶像形象被徹底打倒了,這場思想解放運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6)“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現(xiàn)者,從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這是著名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對孔子的贊美之詞,為什么伏爾泰極力推崇孔子?(2分)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2345678910
BBDDAABDAB
11121314151617181920
BDDAACDCDB
21222324252627282930
ACCCDBBCAA

3132333435
ABBBB

36.答案:
(1)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活動(或擴張、掠奪)。(每點1分,共2分)
(2)工業(yè)革命的推動(或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每點1分,共2分)
(3)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2分)
根本因素:二戰(zhàn)后美國實力空前膨脹(或二戰(zhàn)后美國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1分)
(4)影響: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強。(1分)
努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WTO。(2分)
37.答案:
(1)政治自由化指民主政治。(1分)確立的標志是克利斯提尼改革。(1分)
(2)聯(lián)邦制;三權分立制;總統(tǒng)共和制等。(任答兩點給2分)
(3)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或實行憲政)。(1分)
實踐: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制定《臨時約法》。(任答兩點給2分)
(4)實現(xiàn):通過《共同綱領》,實行人民民主專政;(1分)召開一屆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任答一點1分)確立社會主義三大政治制度(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任答一點給1分)
38.答案:
(1)思想:仁、禮;為政以德;中庸。(任答一點即可得分,1分)
教育:創(chuàng)辦私學;整理六經;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任答一點即可得分,1分)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寫錯字不給分,1分)
(3)李贄。(1分)
指出孔子不是圣人,儒家經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論;是非標準依照時代變化而變化,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強調人的正當私欲等。(任一點即可得分,1分)
(4)托古改制,減少變法的阻力。(1分)
(5)民主和科學。(2分)
(6)借助孔子來反對神學主義和專制主義,宣揚理性。(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8123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