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欽州高新區(qū)七年級歷史上11月月考試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絕密★啟用前

廣西欽州市高新區(qū)2018-2019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學期11月份考試試題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 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 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 選 擇題
1. 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黃帝 B.堯、舜 C.禹、啟 D.元謀人、北京人
2. .為紀念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孫中山曾寫下“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詩句。他紀念的人物是
A.黃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3. 毛澤東稱他為“赫赫始祖,吾華肇造”的華夏族“人文始祖” ,并且在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領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祭拜其陵墓,他是:(  )
A.黃帝 B.堯 C.舜 D.禹
4. 傳說中帶領人們治理黃河“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人是指
A.炎帝 B.黃帝 C.堯 D.禹
5. 水稻是鹽城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下列最早大量種植這種作物的原始農(nóng)耕居民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6. “過著定居生活,工具以磨制石器為主,已廣泛制作和使用陶器”,黃河流域最早體現(xiàn)上述特征的原始人類是
A河姆渡人B山頂洞人C半坡人D大汶口人
7. 距今約7000年前,中華大地上最具代表性的原始人類中,長江流域的代表是:
A.山頂洞人 B.半坡居民 C.河姆渡居民 D.大汶口居民
8. 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縫紉工具,是什么人 使用的: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9. 請你按生活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早期原始人類:
①元謀人 ②北京人 ③山頂洞人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0. 山頂洞 人比北京人進步得多,表現(xiàn)在
①模樣同現(xiàn)代人基本一樣 ②掌握了磨制鉆孔技術 ③人工取 火 ④縫制衣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 我國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開始于
A.禹 B.啟 C.夏桀 D.商紂王
12. 河南安陽殷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殷墟展現(xiàn)的是哪一朝代的社會風貌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戰(zhàn)國
13. 2011年11月10日,由河南省文化廳和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共同主辦的“打造華夏文明傳承新區(qū) 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專家座談會在河南省政府辦公樓舉行。專家一致表示河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下面屬于河南歷史文化的是
   
①甲骨文  ②龍門石窟  ③司母戊鼎  ④兵馬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 文物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國家的經(jīng)典,透過右圖的文物,你可以了解到下列哪些信息
 
①反映了我國商代的文明成就 ②我國最早的文字出現(xiàn)于商朝
③文明成就的取得是廣大奴隸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④商代青銅鑄造業(yè)非常發(fā)達
A.① 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臥薪嘗膽”的國君是:
A.秦穆公 B.晉文公 C.越王勾踐 D.吳王夫差
16. 與“退避三舍”“圍魏救趙”“紙上談兵”三 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成語無關的人物是:
A.晉文公 B.趙括 C.齊桓公 D.孫臏
17.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引起社會變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國之間的爭霸稱雄 B.各國之間的合縱連橫
C.各國之間的激烈戰(zhàn)爭 D.社會生產(chǎn)力的迅速提高
18. 下列歷史事件或典故與成語“朝秦暮楚”有關的是:
A.圍魏救趙 B.紙上談兵 C.臥薪嘗膽 D.“合縱”“連橫”
19. 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的主要作用是
A.闡述自己的觀點,傳播自己的主張  B.各抒己見,發(fā)表不同看法
C.相互批評,激烈辯論,彼此影響    D.使學術思想空前活躍起來
20.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提出不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一相互生態(tài)環(huán)境觀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二、 材料解析題
21. 識讀下圖,請完成:
 
(1)右圖中的人物是誰?
(2)此人是什么時期哪一學派的代表人物?
(3)他的學說記錄在哪一部書中?
(4)他的思想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是否有用?請舉出實例加以說明。
22. 讀圖說史:
        
圖1 圖2   圖3
請完成:
(1)春秋時期出現(xiàn)了兩位著名的思想家,圖1是_______,他是_______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戰(zhàn)國時期該學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2)圖2是老子,是_______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與戰(zhàn)國時期的_______屬于同一學派。
(3)圖3是戰(zhàn)國時期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_______,他主張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即______ __ 集中于君主手中。
(4)圖1人物的言論記錄在《_______》一書中,老子的思想記錄在《______》一書中,_______的思想和圖3人物的思想相似。
23 . 讀圖并完成下列問題:
    
圖1    圖2
(1)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nóng)耕,起重要作用 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是什么?
(2)圖1中的這些鐵制農(nóng)具得以廣泛使用是在什么時期?
(3)圖2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中的內(nèi)容?此事件發(fā)生在哪一年?
(4)此事件除了圖中反映的內(nèi)容外,還有哪些內(nèi)容?
三、 綜合題
24. 觀看兩幅戰(zhàn)爭圖片并回答問題
 
請回答:
⑴、圖一、圖二所示戰(zhàn)爭個發(fā)生在 什么時期?(4★)
⑵、說出上圖所示兩次戰(zhàn)爭的作戰(zhàn)雙方及戰(zhàn)爭的結果?(4★)
⑶、比較一下兩次戰(zhàn)爭的不同點 ?(3★)
⑷、簡單評價一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4★) 
25. 材料一:A輔佐齊桓公,積極改革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使得齊國國富兵強。
材料二:“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zhàn),生產(chǎn)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jù)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人治理!
材料三:“今欲斷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見在進行朝廷之人,語言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資治通鑒》
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A指的是誰?材料三中的“北語“指的是什么?(2分)
(2)三則材料指的分別是什么改革?各自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6分)
(3)你認為上述材料給今天社會主義建設能帶來哪些啟示 (2分) 
2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
 
圖一 涿鹿之戰(zhàn) 圖二 城濮之戰(zhàn)
材料二:
 
官渡之戰(zhàn)示意圖
材料三:該書一共130篇,50多萬字,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
請回答: 
(1)在圖一的戰(zhàn)役中,最終獲勝的是哪方?圖二的戰(zhàn)役后,誰最終成為了中原的霸主?
(2)材料二的戰(zhàn)役的交戰(zhàn)雙方分別是?
(3)材料三所述的書名是?材料一和二中的戰(zhàn)役中,最有可能在該書中出現(xiàn)的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A2、 A3、 A4、 D5、 C6、 C7、C8、 C9、 B10、 D11、 B12、 C13、 A14、 C 15、 C16、 C17、 D 18、 D 19、 D 20、 C
二、材料解析題
21、 (1)老子。 (2)春秋晚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3)《道德經(jīng)》。
(4)有用。使人認識到:什 么事物都不是絕對的,都是可以變化的。貌似強大的人可能會被弱者打。豢雌饋砺斆鞯娜丝赡芤簧鸁o所作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會作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例如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等等。(只要所舉事例恰當、貼近題意即可)
22、 (1)孔子 儒家 孟子 (2)道家 莊子
(3)法 韓非 國家權力 (4)論語 道德經(jīng) 商鞅
23、 (1)鐵農(nóng)具和牛耕。 (2)戰(zhàn)國時期。
(3)商鞅變法中的獎勵耕織。發(fā)生在公元前 356年。
(4)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按軍功大小授予田宅和爵位;建立縣制。
三、綜合題
24、 ⑴、商周時期 春秋時期
⑵、周國與商朝 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晉國與楚國 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⑶、牧野之戰(zhàn)是一場周國討伐商朝的正義戰(zhàn)爭 晉楚之戰(zhàn)是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爭霸戰(zhàn)爭
⑷、一方面,給社會帶來了種種災難,一方面,一些小的諸侯國被消滅,出現(xiàn)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利于民族融合和國家統(tǒng)一。
25、 (1)管仲 鮮卑語(2分)
(2)管仲改革 商鞅變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影響:①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②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③促進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6分)
(3)社會主義建設要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面對困難時應及時調(diào)整政策,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2分)
26、 (1)炎黃部落  晉文公
 (2)袁紹 曹操
(3)史記  涿鹿之戰(zhàn)和城濮之戰(zhà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yi/1199235.html

相關閱讀:2018年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開放與革新的時代測試題(北師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