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全冊導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14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zhàn)》導學案

知識目標:掌握冒頓統(tǒng)一蒙古草原。衛(wèi)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條。昭君出塞的背景和意義。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歸納、識圖和查閱能力。認識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友好是我們國家發(fā)展的主流
重點:1.冒頓統(tǒng)一蒙古草原。2.衛(wèi)青、霍去病大破匈奴。3.昭君出塞。
難點:正確理解民族關系。
學習過程:
一、復習歸納:匈奴在 草原過游牧生活。他們的首領被人稱作 。匈奴對內地的進擾開始于 朝?秦始皇派 北擊匈奴,奪取河套一帶;修筑 扼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秦末,中原戰(zhàn)亂,匈奴崛起。
二、預習導航
1、匈奴族在 過著游牧生活,秦漢之際,其首領 單于第一次統(tǒng)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強大的國家。
2、西漢初年,限于國力,不得不對匈奴實行“ ”。
3、漢武帝時 ,開始對匈奴實行大規(guī)模的反擊,奪取了 和 地區(qū)。
4、公元前 年,漢武帝派大將 、 分別率精騎出擊匈奴,經過 戰(zhàn)役的沉重打擊,匈奴無力再與西漢抗衡。
5、公元前 中期,匈奴分裂為幾部,其中一部首領 單于向西漢稱臣, 時,把 嫁給了這位單于。意義
三、合作探究
1、為什么漢武帝時能夠取得對匈奴戰(zhàn)爭的勝利?(結合本,開闊思維,看誰找的理由最多)


2、回顧前面兩,結合本內容,想一想,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從政治、思想、經濟、軍事方面思考)


3、不同時期,漢族與匈奴族的交往方式有幾種,他們起到了什么作用?


4、本78頁動腦筋
四、堂小結
五、達標檢測
1.右圖是“單于天降”瓦當。單于是我國古代哪一少數(shù)民族最高首領的稱號?( )
A.匈奴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2.1、匈奴首領冒頓第一次統(tǒng)一蒙古草原是在( )
A.戰(zhàn)國時期 B.秦始皇末年 C.西漢 D.秦漢之際
3.匈奴在統(tǒng)一后經濟迅速發(fā)展,其中不包括(。
A.畜牧業(yè)興旺  B.冶鑄業(yè)發(fā)展  C.制瓷業(yè)發(fā)達 D.逐漸有了農耕
4.秦始皇和漢武帝為安定北邊,都曾派兵大舉反擊哪一游牧民族的進擾( )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5.下列是兩漢時期抗擊匈奴的名將,其中屬于西漢時期的有(。
①衛(wèi)青 ②霍去病 ③竇憲 ④竇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使匈奴不能再與西漢抗衡的事是( )
A.公元前200年,漢高祖抵御匈奴 B.漢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奪取河套
C.公元前119年,衛(wèi)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竇固、竇憲大敗北匈奴
7.“邊城晏閉,牛馬遍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之后的匈奴關系(。
A.冒頓統(tǒng)一蒙古草原 B.漢朝宮女王昭君出塞
C.漢武帝派衛(wèi)青、霍去病大敗匈奴 D.東漢王朝派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
8.下列事中最能體現(xiàn)我國民族關系主流的是( )
A.漢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奪取河套 B.秦末漢初,匈奴不斷揮兵南下
C.匈奴首領冒頓第一次統(tǒng)一蒙古草原 D.呼韓邪單于和昭君出塞
9.很多歷史事有相同的名稱,然而在具體的歷史背景下卻又有著不同的含義,請寫出下列歷史事的相同與不同。
(1)秦末漢初,中原長期戰(zhàn)亂,匈奴乘機奪取河套地區(qū),并繼續(xù)南下;西漢初期,限于國力,對匈奴實行“和親”;
(2)漢元帝時,呼韓邪單于入朝請求和親。

10.閱讀下列材料:
西漢時,有一名將,在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中英勇善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漢武帝獎勵他,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边@位名將死時僅20多歲,漢武帝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連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戰(zhàn)功。他被稱為“冠軍侯”。
請回答:
①材料中的名將指的是誰?

②“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表達了這位名將的什么品質?


③他的英勇善戰(zhàn)對當時的邊防產生了什么影響?

教學反思:通過對漢武帝、衛(wèi)青、霍去病、昭君等歷史人物的評價,使學生初步掌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人物的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yi/47213.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五單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