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儀》期中考試復習要點:初一上冊地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一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成績的提高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大家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斷積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地球和地球儀》期中考試復習要點:初一上冊地理,希望同學們不斷取得進步!

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盤→圓球體(根據(jù)月球、太陽形狀推測;16世紀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驗證)→地球衛(wèi)星照片。

地球形狀:一個兩極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

地球的大。旱厍虻某嗟腊霃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2、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地球儀:為了方便認識地球,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這就是地球儀,其形狀為正球體。并用不同的符號、顏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位置、形狀,用不同的文字、數(shù)字注明地理事物的名稱、高度等等。

作用: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軸:地軸是人們假想的地球旋轉軸,即地球儀繞著旋轉的那根軸。

南極、北極: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儀表面相交的兩點,指向北極星附近(地圖上、地球儀上通常是上方)的一點叫北極(或解釋為地球在運動中有一點始終對著北極星附近,我們把這一點叫做北極);與北極相反的一點叫南極。

以上就是地理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地球和地球儀》期中考試復習要點:初一上冊地理,怎么樣,大家還滿意嗎?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同時也祝大家學習進步,考試順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yi/766863.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南亞中東歐洲西部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