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所涉及的知識點是比較多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從記憶還是理解的角度來說都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完全依賴于最終的考試成績,這樣的評價形式是比較單一和片面的,因為學生的成績只是表現(xiàn)的其中之一,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的表現(xiàn)也應該作為評價的因素之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評價要多元化、全面化,所以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教…學…評一體化”的模式,將原本分離的三個階段融合到一起,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一、促進教…學…評三元素的融合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授課、學習、評價這三個階段是分離開來的,其中評價只是作為教學結束之后的一個簡單總結,并沒有真正地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來,只是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練習進行簡單的評價,這樣的形式導致教學和評價的完全分開,這樣的局勢對“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建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新課程標準強調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缺少任何一個步驟,教學都是不完整的,所以說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將評價這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步驟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將這三個階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堅固的三角關系。教學評價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能夠幫助教師找出教學中存在的漏洞,及時地進行彌補和改進,同時學生通過教學評價也能夠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對自身的學習狀況有更加清楚的認識。總之,這三者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需要進行完美地結合才能夠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能力的發(fā)展
要想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建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模式,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只有將學習的過程搞好,才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只有注重學習的過程才能夠找出教學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及時地進行教學評價。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觀察學生的反應情況,對于不同的知識點,學生的接受能力表現(xiàn)得也不相同,可能對于一些比較重點和較為難的知識點,學生接受的過程也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將教材上內容全部講出來就完成了教學的任務,更重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點,在將來的實際生活中能夠自如地運用這些知識點。教師要從每堂課的教學抓起,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的觀察。
比如,化學教學中經(jīng)常涉及到的問題就是化學反應方程以及化學平衡的問題,這類題目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化學平衡的問題題目類型比較多變,可以利用化學平衡的特性設計各種題型。例如,在可逆反應B(s)+2A??3C中,這一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之后,對這一反應及逆行那個加壓、加溫,觀察平衡發(fā)生的變化,發(fā)現(xiàn)無論是加壓還是加溫平衡都是向正反應的方向移動,那么反應物A以及生成物C的狀態(tài)分別是什么?該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這樣的問題考查的知識點還是比較全面的,并且這樣新穎的題目類型會給學生的判斷造成一定的影響,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回顧一下平衡的各種條件,以及條件變化對整個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點能夠有重新的了解,接下來的時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由的分析和討論,對這道題目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最終得到正確的答案,這時教師可以進行題目原理的講解,這道題目主要考查的就是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平衡發(fā)生的變化,增大壓強的情況下,化學平衡會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在加溫的條件下,整個化學平衡會向吸熱反應的方向移動,根據(jù)這兩點可以判斷出,該反應中的反應物A是氣體的狀態(tài),生成物C是固體狀態(tài),該反應的正反應方向為吸熱反應。根據(jù)學生的反應情況,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教學評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重點注意的就是影響化學平衡的性質,對于這類記憶性的規(guī)定,學生也不能夠忽視,對待這類題目的時候,只要記住了這些也就找到了題目的突破口。這樣的教學,教師能將教學和評價完美地結合起來,在提升學生能力的同時又能提升教學的效率。
三、教學評價要多元化
要想將教學評價更好地融入到教學當中來,構建完善的體系,首先需要改變教學形式,采用豐富的評價形式,才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也能夠有效地改善評價的片面性,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教學評價都應該貫穿其中,比如,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xiàn)猶豫、不自信的現(xiàn)象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語言或者是肢體上的鼓勵,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肯定的眼神或者是鼓勵的微笑都能夠作為評價的形式來激勵學生的學習。另外,當教師批改作業(yè)時,也可以在后面寫上一些評價性的語言讓學生能夠得知自身表現(xiàn)狀況。同樣,評價并不一定是教師對學生的,還可以是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或者是學生自我評價,多種形式的評價能夠更好地融入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立。
總之,“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將教學和評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鍛煉。以多元化的評價形式融入到學習中來,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陸廣海單位:江蘇省建湖縣海南初級中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168468.html
相關閱讀:消協(xié)提示:警惕“野雞大學”招生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