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27課《郭沫若詩兩首》學案(學生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內(nèi)容預覽: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學習我主動,我的人生我努力。

27、《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學習目標(實現(xiàn)一個小目標,就是向理想進了一大步!)

1、理解詩中聯(lián)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像的能力。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預 讀(看誰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靜心自學。)

1、了解郭沫若和本詩寫作背景:

郭沫若:

寫作背景:

2、掌握字音:

縹( )緲( )

3、

請你概括出詩人所想像的內(nèi)容,并說說本詩是怎樣逐步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的。

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1、課文中想像的牛郎織女的生活跟神話故事中的牛郎織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過哪些詞語表現(xiàn)出來的?

2、詩人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想像,要對傳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做這么大的改動?這種想像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舉例說說,這首詩的語言好在哪里?

拓展延伸(堅信自己,我真行。

1、可不可以刪去第一小節(jié)的街燈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為什么?

2、任何兩個詞語,經(jīng)過四、五個遞進的聯(lián)想,可以建立聯(lián)系。如:鋼筆一月亮可以作如下聯(lián)想:鋼筆一作文一題目一中秋一月亮。再如大海一小狗:大海一漁家一寵物一小狗。請你也試一試就下面詞語進行聯(lián)想:田野一汽車;人一木星;電腦一垃圾。

檢測題(我努力我進步,我成功我快樂。

1、解釋詞語:

縹緲: 定然: 珍奇:

閑游: 陳列:

2、全詩共四個小節(jié),哪些是寫實的,哪些是寫想像的?

3、詩的后3節(jié)中連用了四個“定然”和一個“定”字說明了什么?

課外閱讀(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

魚化石

動作多么活潑,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躍,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發(fā),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進了灰塵;

過了多少億年,

地質(zhì)勘探隊員,

在巖層里發(fā)現(xiàn)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連嘆息也沒有,

鱗和鰭都完整,

卻不能動彈;

你絕對的靜止,

對外界毫無反應,

看不見天和水,

天不見浪花的聲音。

凝視著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訓:

離開了運動,

就沒有生命。

活著就要斗爭,

在斗爭中前進,

當死亡沒有來臨,

把能量發(fā)揮干凈。

本詩作者艾青。1957年,詩人被無端地打成“右派”,從此便被無情地埋沒了20年,不僅不能發(fā)表作品,甚至連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權利都被剝奪了。詩人從社會上消失了。到1978年詩人復出后,不能不對這漫長的痛苦生活做深入思考。正是在這種深入思考之下,詩人的靈感在魚化石上找到了流溢口。在這首詩中,作者不僅對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有準確把握,而且對魚化石的形象也有準確的把握,并使二者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

1.本詩第1節(jié)中:“跳躍”與“浮沉”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2.本詩的前兩節(jié)通過作者的想像,寫出了魚化石的_ _。

3.本詩的第1節(jié)寫出了魚兒生前的自由、活潑、快樂的生活,這對后文有何作用?作者在描寫魚兒和魚化石時寄托了怎樣的感情?

4.本詩點明中心意思的一節(jié)詩是 _。

5.第4節(jié)中的“但你是沉默的”中的“但”能否刪掉,為什么?

6.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①作者由眼前的一塊魚化石展開想像與聯(lián)想,把筆觸伸向幾億年以前的遠古,然后又回到現(xiàn)實中來。( )

②本文運用了幾處對比,如魚兒生前的自由、快樂與死后的壓抑、痛苦;“栩栩如生”與“不能動彈”;“絕對靜止”與“運動”等。( )

③本文表面是寫魚化石,深層來說又是在寫人,在寫詩人的不幸遭遇,這明暗兩條線結合得很巧妙。(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215832.html

相關閱讀:中考語文復習:如何精通“之、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