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之北回歸線】,北回歸線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其緯度值為黃赤交角,是一條緯線,大約在北緯23度26分的地方。
北回歸線是太陽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這一天這里能受到太陽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北回歸線(不包括北回歸線)以南至南回歸線(不包括南回歸線)的區(qū)域每年太陽直射兩次,獲得的熱量最多,形成為熱帶。因此北回歸線是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
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緯度值達到最大,此時正是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并始終在北緯23°26′度附近和南緯23度26′附近的兩個緯度圈之間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移動。因此,把這兩個緯度圈分別稱為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
總結(jié):南、北回歸線也是南溫帶、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南極圈、北極圈則是90度減去回歸線的度數(shù)的緯度值所構(gòu)成的緯度圈,是南溫帶、北溫帶與南寒帶、北寒帶的分界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52560.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試題及答案之我國兩區(qū)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