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之唐朝的對外友好往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初中一年級歷史總結之唐朝的對外友好往來】唐朝的對外友好往來是這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下總結。、

  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

  一、唐與日本的關系──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1、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

  2、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還參照漢字創(chuàng)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節(jié)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鑒真,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二、唐與新羅的關系

  1、方式:①派遣使節(jié)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②新羅商人來中國經(jīng)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2、表現(xiàn)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y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與天竺的關系──玄奘西游

  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fā),前往天竺。回國后,專心翻譯佛經(jīng),還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據(jù)所學知識,結合教材內容,說說唐朝時期對外交往的特點嗎?促使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時期,唐朝的對外交往情況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特點:①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乃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②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③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因素:①國家安定統(tǒng)一;②經(jīng)濟文化繁榮;③對外開放政策;④對外交通發(fā)達。

  啟示:第一,必須有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第三,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要善于吸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請同學們在老師做總結時,自己也要認真的思考,回憶我們上課時所講的知識,看看還有那些需要掌握的我們沒有提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53975.html

相關閱讀:中考歷史知識點總結之五四愛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