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知識點總結之賈寶玉社會背景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一語文總結之賈寶玉社會背景】,一部作品的藝術構思和作家選取什么樣的人物作為作品的主人公,跟作家基于他的生活經驗和世界觀對生活的認識與評價分不開。

  社會背景

  盡管日趨尖銳的封建社會的內在矛盾決定了這個制度必然滅亡,但是地主階級卻不甘心,它還要作垂死的掙扎,要千方百計地挽回頹勢。在種種努力之中,最大的努力,就是要按照地主階級的需要和封建道德的標準,把賈寶玉培養(yǎng)成為一個立身揚名、光宗耀祖、能把地主階級日趨衰敗的事業(yè)重新振興起來、延續(xù)下去的忠臣孝子。然而,賈寶玉卻是一個封建地主階級的不肖逆子。他的叛逆思想,恰恰是在封建制度走向瓦解過程中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里孕育出來的。他是一個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從沒落的地主階級中分化出來的浪子,是那個不可救藥的貴族之家合乎規(guī)律的產兒。

  賈寶玉不愿走讀書中舉的道路,他視為官作宦如糞土。他將那些“讀書上進”的人稱為“祿蠢”;將那些謀求富貴的人所必讀必作的八股時文看作“餌名釣祿之階”;將“仕途經濟”一類的議論斥為“混賬話”。在他那個時代,那個家庭,這樣的思想和見解,實在是非常大膽的,不能不叫統(tǒng)治階級大驚失色了。所以,在他們的眼里,賈寶玉就成了一個行為偏僻、性情乖張、半瘋半傻的“混世魔王”和“孽根禍胎”。

  不僅如此。賈寶玉對于現(xiàn)存的封建制度和一套封建倫理道德,都感到強烈的不滿。他無視“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觀念和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封建等級制度。他不高興跟那些為官作宦的“俗人”應酬往來,卻愿意跟那些處于社會下層被封建階級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壓迫被剝削的奴隸,有時跟他們簡直沒有主奴的界限,他們的悲慘遭遷常常激起他對摧殘他們的封建制度的憎恨。他甚至不以生長于這個貴族之家為榮,反而引以為憾,曾為此發(fā)出深長的慨嘆。他在那個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國里,從愛與恨中,逐漸地產生了一種對于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朧的向往與追求。這就使賈寶玉跟封建統(tǒng)治階級發(fā)生了尖銳的對立。從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賈寶玉的思想實質上是一種初步的民主主義的要求,它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經

  濟結構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這一切,不僅使正殷切期待著他將來振興家業(yè)的統(tǒng)治者感到絕望,而且使他們感到威脅。封建正統(tǒng)派的代表人物賈政,最早感到了這種威脅。他對寶玉大施撻伐,甚至要結果他的性命,就是在這種威脅面前所產生的一種絕望和恐俱情緒的表現(xiàn)。

  曹雪芹通過地主階級的叛逆者與封建制度的維護者之間的矛盾,反映了封建末世思想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的斗爭,反映了新舊兩種思想的尖銳對立,是很深刻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指出:“在階級斗爭接近決戰(zhàn)的時期,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整個舊社會內部的瓦解過程,就達到非常強烈、非常尖銳的程度。”②很顯然,賈寶玉這樣的具有新的思想的新的人物的出現(xiàn),正是地主階級和封建社會內部分化瓦解過程的產物。

  封建家族沒落頹敗的客觀形勢,把賈寶玉推到了這個家庭內外種種矛盾的中心地位,他的活動既受到這些矛盾的影響和制約,又直接間接地牽動著這些矛盾的發(fā)展。而林黛玉跟他基于思想一致的結合,就更加強了他的這種地位和跟周圍環(huán)境的沖突。這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能成為《紅樓夢》的主人公,而寶黛愛情悲劇能夠構成這部反封建的古典名著中心情節(jié)的重要原因。

  總結: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了一對貴族青年男女的愛情,并將他們愛情的產生、發(fā)展和悲劇的結局置于全書故事情節(jié)的中心,并不是偶然的。它跟小說描寫的生活內容即題材有關,但是從根本上說來,卻是決定于作家曹雪芹對封建末世的社會生活的感受和認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82225.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知識點記憶方法大全之理解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