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信風簡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一地理總結之信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信風這個詞,指的是隨時令變化,定期定向而來的風,即季候風。

  信風的形成與地球三圈環(huán)流有關,太陽長期照射下,赤道受熱最多,赤道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在高空形成相對高氣壓,高空高氣壓向南北兩方高空低氣壓方向移動,由于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在南北緯30度附近偏轉成與等壓線線平行,大氣在此處堆積,被迫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此時,赤道低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產生氣壓差,氣流從“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赤低”。在地轉偏向力影響下,北半球副熱帶高壓中的空氣向南運行時,空氣運行偏向于氣壓梯度力的右方,形成東北風,即東北信風。南半球反之形成東南信風。在對流層上層盛行與信風方向相反的風,即反信風。信風與反信風在赤道和南北緯20~35°之間構成閉合的垂直環(huán)流圈,即哈德萊環(huán)流。由于副熱帶高壓在海洋上表現特別明顯,終年存在,在大陸上只冬季存在。故在熱帶洋面上終年盛行穩(wěn)定的信風,大陸上的信風穩(wěn)定性較差,且只發(fā)生在冬半年。兩個半球的信風在赤道附近匯合,形成熱帶輻合帶。信風是一個非常穩(wěn)定的系統,但也有明顯的年際變化。有人認為,東太平洋信風崩潰,可能對赤道海溫激烈上升有影響,是厄爾尼諾形成的原因。其增強、減弱是有規(guī)律的,厄爾尼諾時信風大為減弱,致使赤道地區(qū)的緯向瓦克環(huán)流也減弱。反厄爾尼諾時,信風增強,瓦克環(huán)流增強并向西擴展。

  總結:信風在赤道兩邊的低層大氣中,北半球吹東北風,南半球吹東南風,這種風的方向很少改變,它們年年如此,穩(wěn)定出現,很講信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04601.html

相關閱讀:世界地理試題之開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