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風暴潮統(tǒng)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一地理總結之風暴潮統(tǒng)計】,風暴潮含近岸浪是我國水文氣象災害中最嚴重的海洋災害。

  近20年來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500億元,約占全部海洋災害的94%。

  據統(tǒng)計,1949—1993年的45年中,我國共發(fā)生過程最大增水超過1米的臺風風暴潮269次,其中風暴潮位超過2米的49次,超過3米的10次。共造成了特大潮災14次,嚴重潮災33次,較大潮災17次和輕度潮災36次。另外,我國渤、黃海沿岸1950—1993年共發(fā)生最大增水超過1米的溫帶風暴潮547次,其中風暴潮位超過2米的57次,超過3米的3次。造成嚴重潮災4次,較大潮災6次和輕度潮災61次。

  四十多年中,盡管沿海人口急劇增加,但死于潮災的人數已明顯減少,這不能不歸功于我國社會制度的優(yōu)越和風暴潮預報警報的成功。但隨著瀕海城鄉(xiāng)工農業(yè)的發(fā)展和沿;A設施的增加,承災體的日趨龐大,每次風暴潮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卻正在加重。據統(tǒng)計,中國風暴潮的年均經濟損失已由50年代的1億元左右,增至80年代后期的平均每年約20億元,90年代前期的每年平均76億元,1992和1994年分別達到93.2和157.9億元。

  總結:風暴潮正成為沿海對外開放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一大制約因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13737.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赤道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