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新課程培訓之聽說能力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新課程培訓之聽說能力】,聽說能力是重要的交際手段,在語言生活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有必要加強學生聽話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說話。

  初中語文下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提到“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這實際就是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F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傳聲技術飛躍的時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乃至人與機器之間的對話的比例日益增大;利用聲音傳遞信息,越來越普遍。教育心理學工作者觀察一般語言生活得到的結果是: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由此可見聽說能力在語言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途徑,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基本的要求。這就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學生聽話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培養(yǎng)聽話能力最主要的目的是學會積極傾聽。在人際交流中,善于傾聽別人的說話是很重要的。學會傾聽能增加信息和經驗,減少誤會;避免毫無意義的沖突;改善人際關系。要達到這一目的,聽的時候要做到聚精會神,用語言、形體反應來表示傾聽。

  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反應來表示傾聽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聽的過程要求補充說明或提問

  要求補充說明是指建議對方講得更詳細或補充說明一些情況。“請說下去”、“還有其他事情嗎”、“這件事你覺得怎么樣”,像這類的語言,會使對方談興更濃,把更多的想法和消息告訴你。提問是就對方的話題提出問題。提問能鼓勵對方把話繼續(xù)說下去,說得更詳盡,更明確,更清楚。

  2.聽的時候指出共同的意見和經歷;注意讓對方把話說完

  簡述你過去的類似經驗,或簡要解釋你類似的觀點,能加強雙方的交流,還能表示你對對方的理解。當討論共同感想和體會時,不要只顧自己說話,要讓對方也有說話的機會,讓對方談得更深更細,要允許對方選擇新的話題,讓對方說下去而不要打斷。

  3.變換答語;回答明確肯定

  使用不同的回答,如“是的”、“明白了”、“繼續(xù)說”、“對”等等。這樣表示你在認真地聽,別老是“是”、“是”、“是”地毫無變化。回答別人的問話時要具體,明確,切忌答非所問,含混不清;在自己同意對方的情況下,要用“是的”、“當然可以”等表示肯定的回答來表示。這樣表示雙方有共同的語言。

  4.使用描述而不是評論式的回答

  我們在作出回答時,應該說“是的”、“我理解”、“你的看法有道理”等等。盡量避免使用否定別人意見或評論式的回答。如“不”、“我認為不該這樣”等。還有,傷害或貶低對方的回答也是一種侵犯性的評論。如“你這樣做太可笑了”、“只有你才被人瞧不起”、“我可不象你那樣傻”、“我做這件事比你強多了”等。這些都不利于雙方的交流。

  5.避免沉默不語,復述對方的內容

  聽人說話一聲不吭會被看作是沒有積極聽,會使說話者反感或生氣,必要的語言反饋能夠表明你一直在積極聽。在對方談到關鍵的問題或語句時,自己有必要簡明扼要地復述一下或解釋一下。如“你的意思是……”、“你是說---”等這些話語可以表明你不僅在認真地聽,而且還積極地理解對方。培養(yǎng)學生用形體反應來表示傾聽,要明確兩點。

  5.1采用輕松而靈活的姿態(tài)。不必緊張或太“規(guī)矩”,但也不能悠哉悠哉的樣子。沒精打采的樣子表示漠不關心;臉部繃緊說明心里緊張或不舒服;抱雙臂翹起二郎腿半躺在椅子里,則表示傲慢。采用的姿態(tài)必須表現出樂意傾聽而且有興趣與對方交談。如用搖頭表示不相信,用手勢來表明物體的大小比例,靠近訴苦的人,面帶笑容等都是恰當的行為。

  5.1.1直接面對面,保持眼光接觸。不管站還是坐,都應該直接面向對方,不要側著身子向著說話人。面對面的姿勢最有利于雙方的交談,而側站著或側身坐著,不僅會給人造成一種想溜走或正在挪開的感覺,而且還會難以觀察對方,不利于雙方的交談。說話的人會從你的眼睛里看出你是否對他的話感興趣。轉移視線表明不在認真聽別人說話。培養(yǎng)說話能力要達到三個目的。

  5.2.1明了。明了指的是清楚,簡潔。清楚也就是說話要讓別人懂得你所要表達的意思;或當別人對某些事情不了解時,你的介紹能讓別人明白理解。簡潔是指說話要去掉不必要的重復,去掉與中心關系不大的話語。簡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主張或陳述事情。

  5.2.2感動。即語言要生動,能引起聽者的注意的興趣,從而影響聽者的情緒,使聽者心情發(fā)生變化,產生共鳴。

  5.2.3接受。就是聽者了解,明白你的意思,引起對方的創(chuàng)造思維的積極行動,使他信服你的觀點,接受你的主張,依照你的意見去做。

  聽說能力是口語交際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決定交際成敗的關鍵。兩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統(tǒng)一的。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時,不能把聽說分開,而是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培養(yǎng)。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途徑是訓練。訓練要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傾聽,學會說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總結: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訓練,訓練的內容主要有聽懂,會說普通話;表達要有條理,語調適當;注意表達時的表情、場合、對象。說話有禮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44544.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