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用于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fā)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shù)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后來當“紙”大規(guī)模使用時,統(tǒng)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jīng)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jīng)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文言文文體分類:
中國歷代學者對于文體都有不同的分類法。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文體分類研究的開始,相關著作有曹丕的《典論?論文》、李充的《翰林論》、摯虞的《文章流別志論》、劉勰的《文心雕龍》、昭明太子主導的《昭明文選》等。其中《典論?論文》將文體分為4類:
奏議
書論
銘誄
詩賦
而《昭明文選》是一本分類很繁雜的選集,將所選的文章分成37類之多。
明朝:
明朝的吳訥著《文章辨體》、徐師曾著《文體明辨》,清朝姚鼐編《古文辭類纂》,都是討論文體的重要著作。
其中《古文辭類纂》將文體分為13類:
論辨
序跋
奏議
書說
贈序
詔令
傳狀
碑志
雜記
箴銘
頌贊
辭賦
哀祭
現(xiàn)代:
由郭錫良等人編著的《古代漢語》修訂本中分析,文體分類有三種標準:
依語言形式分、依內容分、依應用范圍分。依語言形式,《古代漢語》先將古代文體分為3大類:
散文
韻文:包括詩詞歌賦、銘箴頌贊
駢文:講究平仄對仗卻不押韻,不能歸于散文也不能歸于韻文,自成一類
在此分類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為4類:
史傳文
說理文
雜記文
應用文
文言文閱讀考察類型及應對策略:
初中語文中考中文言文閱讀是必考內容,通?疾煲韵聨追矫妫
1、能正確地理解文言詞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通假字等)的含義。
2、能正確地將文言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
3、能理解并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
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于不同的題目則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
這類題目多數(shù)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lián)系上下文檢驗,經(jīng)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
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
①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后,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
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
例如:“慶歷(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砂堰@個句子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②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
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
③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倒裝句)和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shù)恼{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
④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
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語)!笨砂堰@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朱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
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
③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課外文言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四步驟: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于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后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留意并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于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于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所以,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xù)閱讀?傊僮x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對癥下藥”解答問題。
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比較:
比較 | 文言文 | 現(xiàn)代文(白話文) |
長短 | 言簡意賅 | 較長篇 |
出處用法 | 書面語為主 | “我手寫我口”為主,亦經(jīng)修飾 |
語感 | 古雅精煉 | 通俗易明 |
文法詞組詞序 | 彈性較大 | 詞序明確 |
用詞1 | 單字已有獨立意思 | 兩字詞為主 |
用詞2 | 一字多用 | 異字異用 |
用詞3 | 之 | 的 |
句末助語詞 | 已、矣、乎、也... | 了、吧、啊、嗎... |
標點 | 標點少而簡逗句為主 | 標點繁多 |
例 | 《桃花源記》《醉翁亭記》《庖丁解!贰冻鰩煴怼贰读鶉摗 | 魯迅《吶喊》自序 朱自清《綠》冰心《紙船》舒乙《香港最貴的一棵樹》 |
流傳 | 限于曾學習文言的人,須有一定傳統(tǒng)文學修養(yǎng) | 一般小學生也看得懂,廣傳于華文世界 |
習法 | 背誦為主,輔以字詞拆解 | 字詞析解為主,輔以文法分析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76416.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知識點: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