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shù)學知識點:三角形的周長和面積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構成三角形的元素:
邊:組成三角形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
頂點:相鄰兩邊的公共端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內(nèi)角:相鄰兩邊所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nèi)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三角形有下面三個特性:
(1)三角形有三條線段;
(2)三條線段不在同一直線上;
(3)首尾順次相接。

三角形的表示:
用符號“△,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ABC”。

三角形的分類:
(1)三角形按邊的關系分類如下:
;
(2)三角形按角的關系分類如下:

把邊和角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又有一種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兩條直角邊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長和面積:
三角形的周長等于三角形三邊之和。
三角形面積=(底×高)÷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04106.html

相關閱讀: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shù)學的新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