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雨》
學
案
姓名:
班級:
一、基礎知識
1.
掌握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給下列加點詞語注音。
偌
大(
)
剎
那(
)
柵
欄(
)
蜷
曲(
)
倏
忽(
)
屋檐
(
)
攀
附(
)
根莖
(
)
弧
形(
)
撩
起(
)
2.
找出文中的多音字,寫出讀音,并組詞。
chà
(剎那)
例:
剎
shā
(剎車)
3.
解釋重要詞語并造句:
(1
)偌大:
造句:
(2
)倏忽:
造句:
(3
)攀附:
造句:
二、朗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容
4.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請逐段朗讀課文,想一想:各段都寫了哪些景物?
段落
景物
段落
景物
第1
段
第5
段
第2
段
第6
段
第3
段
第7
段
第4
段
第8
段
5.
“樹林子像一塊面團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這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6.
“一頭羊從柵欄里跑出來,四蹄在撐著,忽地撞在一棵樹上,又直撐了四蹄滑行,末了還是跌倒在一個糞堆旁,失去了白的顏色。”你認為句中哪些動詞用得好?為什么?
7.
“一個穿紅衫子的女孩沖出門去牽羊,又立即要返回,卻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轉,銳聲叫喚,離臺階只有兩步遠,長時間走不上去。”這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8.
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動詞的使用及側面烘托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除上面所涉及到的句子外,你還能從課文中找出其它句子,并說說它們的作用嗎?
四、合作探究,體會行文妙處
9.
有人說結尾寫到大雨了,你贊同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10.
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文章結尾的場景和情調與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認為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五、拓展練習
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層灰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干巴巴地發(fā)著白光。便道上塵土飛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氣聯(lián)接起來,結成一片毒惡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處處干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紅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小販們不敢吆喝,柏油路曬化了,甚至于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街上非常寂靜,只有銅鐵鋪里發(fā)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單調的丁丁當當。
————老舍《駱駝祥子》
思考問題:
1、
本段文字描寫了哪些景物?這段文字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2、
請模仿這種寫法,寫一段“
冷”
的文字,不要出現(xiàn)“
冷”
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5267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