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11
題。(共
9
分)
70
多了,要寫紀念他的文字,總覺得有幾分對不住。因為,把先生的雜文翻出來看看,當批評的許多現(xiàn)象都還能“應景”,都能“對號入座”。他所指出的一些國民劣根性與社會怪現(xiàn)狀,有的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譬如,一些人骨子里的奴性與專制性交替,“羊樣的兇獸,兇獸樣的羊”,“不必會做事,只要會磕頭”。再如“看客”嘴臉:少女被害呼救,一條街坐視不理;公交車上行兇,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得逞;有人欲從高樓自殺,竟有人狂呼:“跳呀,快跳呀!”群體性的麻木和冷漠,證明著魯迅抨擊過的那些“張著嘴看剝羊仿佛頗愉快”的看客,正子孫興旺、瓜瓞(
dié
)綿綿;而在文化領(lǐng)域,喜歡粉飾太平的“十景病”及“團圓主義”,也仍然流行
……
看來,
橫向看看別的國家,又是如何對待他們的文化偉人的。
2006
,是歐洲的“莫扎特”,為紀念他
250
誕辰,他的音樂執(zhí)拗地在歐洲反復回蕩,相關(guān)演出還飄洋過海到了中國;
2006
,還是挪威的“易卜生”,
100
誕辰的易卜生,被挪威人自豪地、不遺余力地推廣到了全世界,包括我們的北京、上海、南京。
2005
是丹麥的“安徒生”。
2002
是“雨果”,法國各地開學第一天,所有學校一齊誦讀雨果的作品,那是怎樣的壯觀!
而我們,何時能有自己的“李白”、“曹雪芹”、“魯迅”?
(選自《人民日報》,李泓冰,有刪改)
9
.通讀全文,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地概括作者的觀點(不得用到“魯迅”三個字)。(
2
分)
10
.文章多處用到了對比的論證方法,請舉一例作簡要闡述。(
3
分)
11
.結(jié)合上文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聯(lián)系自身的感受,簡要闡述你對下面這段文字的理解。(
4
分)
郁達夫在紀
念魯迅時,睿智地說過:“沒有偉大人物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有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
望的奴隸之邦。”
參考答案:
9
.我們需要牢記、珍惜、紀念像魯迅一樣的文化偉人。(2
分。只說魯迅得1
分,意對即可)
10
.提示:先舉一個對比論證的例子,后闡述這樣對比的目的和作用。(3
分。舉例1
分,闡述2
分,意對即可)
11
.提示:共4
分。兩個方面,結(jié)合上文,聯(lián)系自身感受,闡述充分,表達流暢。根據(jù)理解層次與語言表述按4
、3
、2
、1
給分。
參考:魯迅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偉大人物,如果我們有了他卻不懂得愛戴和崇仰,那我們這個民族就成了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對句子的理解)(2
分)因此我們需要牢記、珍惜、紀念像魯迅一樣的偉人,這個民族就有了希望,這個民族才會振興。(2
分)(緊扣文章中心來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73249.html
相關(guān)閱讀:《尋求感動》閱讀答案
談耐心 閱讀答案(濰坊中考)
《假如時間還給了我》閱讀答案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閱讀答案
善于舍棄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