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嘯
科科
2004
12
月
26
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附近海域發(fā)生里氏
8
.
9
級地震。地震引發(fā)海嘯,造成印尼、斯里蘭卡、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共
15
萬人死亡。
究竟什么是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發(fā)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發(fā)、宇宙天體撞擊等,都可能會引起海嘯。海底地震是引發(fā)海嘯的主要原因。海底發(fā)生強烈地震時,海底地層發(fā)生斷裂,部分地層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fā)生劇烈
“
抖動
”
。這種
“
抖動
”
與平常所見的海浪大不一樣。平常所見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增加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
“
抖動
”
,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驚人。海嘯的物理實質是大量海水在短時間內的激烈運動,如果海底地震不引發(fā)海水的大規(guī)模位移,就不會引發(fā)海嘯。只有發(fā)生在深海區(qū)的里氏
6
.
5
級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嘯。
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有兩種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錯動下陷的空間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現海水大規(guī)模積聚,當涌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大浪,并向四周擴散。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退潮現象。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qū)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區(qū)域上方出現大規(guī)模的海水積聚,隨后海水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涌巨浪。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漲潮現象。
海嘯時掀起的狂濤駭浪,高度可達十多米至幾十米,形成
“
水墻
”
,時速可達數百千米,形成
“
四海翻騰云水怒
”
的驚人奇觀。另外,海嘯波長很大,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海嘯到達前,會發(fā)出與通常的波濤聲完全不同的頻率很低的吼聲。海嘯到達岸邊,
“
水墻
”
就會以摧枯拉朽之勢沖上陸地,對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危害。海嘯能裹挾著重達數噸的巖石、船只、廢料、雜物等,向內陸掃蕩數千米,甚至會沿著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勢低洼的地區(qū)會被淹沒。
為減少海嘯造成的災難,科學家們正在加緊對海嘯的監(jiān)測、預報及救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造福于人類。
14
.從內容上看,本文對說明對象海嘯是從其
及減災研究等四個方面加以介紹的。(
3
分)
15
.引發(fā)海嘯的原因是:
。(
2
分)
16
.假如你是海岸邊的一名游客,讀了本文后你可以根據什么樣的現象判斷海嘯可能即將發(fā)生,作出迅速逃離海岸的決定。(
3
分)
17
.本文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試舉一例,并說說其作用。(
2
分)
參考答案:
14
.產生原因、表現形式、巨大危害(符合文意即可)(
3
分)
15
.海底的地震、火山爆發(fā)以及天體撞擊等。(包括
“
海底
”
及
“
地震
”
等三項共四個答題要點)(
2
分)
16
.如果看到海岸出現異常的漲潮或退潮現象,并聽到與通常波濤聲不同的頻率很低的吼聲,就應該迅速逃離海岸。(
3
分,異常的漲、退潮及頻率很低的波濤吼聲為三個答題要點)
17
.示例:
“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
”
,這句話運用了作詮釋的說明方法,它使讀者對
“
海嘯
”
有一個比較明確、完整的認識。(
2
分,如果把示例中的例子作為
“
下定義
”
的方法來認識,亦不扣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13943.html
相關閱讀:《千門萬戶》閱讀答案
識別人臉的技術 閱讀答案(云南紅河)
《海島衛(wèi)士??紅樹林》閱讀
湖北黃岡中考說明文閱讀《大自然的語言》開頭節(jié)選(附答案)
《落雪之聲大如雷》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