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議論文閱讀(共7分)《學會轉身》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議論文閱讀(共 7 分) 學會轉身 ① 一個木匠丟了一塊手表,幾個熱心的鄰居一起幫他找,他們將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個口袋都翻爛了也沒有找到,結果卻讓一個 議論文閱讀(共
7
分)
學會轉身

一個木匠丟了一塊手表,幾個熱心的鄰居一起幫他找,他們將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個口袋都翻爛了也沒有找到,結果卻讓一個孩子找到了。木匠很驚訝,問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說,很簡單。∧阒,手表是有聲音的,我只是在你們都安靜下來的時候坐到刨花旁聽,然后沿著聲音的方向走過去,就找到了。

事實上,在遇到困難時只要稍稍轉個身,我們看到的就會是一個嶄新的天空,就像丟失在刨花里的那塊表,大人們翻爛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沒能找到,而那個孩子只是換了一個尋找的角度,即憑借手表指針

嘀嗒、嘀嗒

的走動聲就輕易地找到了。

換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突f:

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業(yè)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學會變通是很重要的。

一次,愛迪生讓助手幫助自己測量一下一個梨形燈泡的容積。助手接過后,立即開始了工作,他一會兒拿游標卡尺測量,一會兒在稿紙上計算,后來甚至還動用了一些復雜的數(shù)學公式?蓭讉小時過去了,他忙得滿頭大汗,還是沒有算出結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學里學過的知識,準備再一次計算燈泡的容積時,愛迪生進來了。愛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擺滿了各種工具書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紙,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燈泡,朝里面倒?jié)M水,遞給助手說:

你去把燈泡里的水倒進量杯里,就會得出我們所需要的答案。

這時,忙得滿頭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復雜了。看來,學會變通,善于讓自己的思維轉身是很重要的。

是的,我們很多人就像愛迪生的助手一樣,做事不知道變通,結果是花費了很多力氣,到頭來卻一事無成。遇到看似難解的問題,學會換一種思維,從不同角度看,這樣,

無法解決

的問題就變得簡單化了,而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
,美國猶他州的小鎮(zhèn)準備修建一座銀行。鎮(zhèn)長買好了地,備好了建筑圖紙,可最后在磚頭上出現(xiàn)了問題。因為,從鹽湖城用火車運磚過來,每磅要
2.5
美元。這個價格遠遠超出了鎮(zhèn)里的預算。后來,大家又想了許多種貨運方式,甚至包括空運都不行。就在人們束手無策的時候,不知誰說了句,郵寄磚。〗Y果是,包裹每磅郵費是
1.05
美元,比火車便宜了一半多。
  

這樣,小鎮(zhèn)的居民很驕傲地擁有了他們的第一家銀行。更為有趣的是,這個故事后來還被西點軍校作為案例選入了教材,用來詮釋一條校訓:要保持

頭腦簡單

,敢于去干所謂

辦不到

的事情。
  

通過郵局郵寄貨物,這無疑是最常見的運輸方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常見、簡單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為什么呢?他們就是將簡單問題復雜化了。把最復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達芬奇語)。細想,我們生活中我們缺少的,不正是達芬奇說的這種將問題簡單化的思維嘛。嬈雪教學網(wǎng)
  

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樣的習慣思維去運作,肯定不會有新的改變。但若能改變一下固有的思維方式,轉個身,用不同的方法去開拓,自然會結出不同的碩果。學會轉身,學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從而把看似復雜的事情簡單化,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人生其實好簡單,成功其實離你也并不遠。
17
.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
分)


18
.第

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
分)


19
.下面有關宋濂的事例能否作為本文的事實論據(jù)?為什么?(
3
分)
事例:明代宋濂幼時家貧,努力克服困難,刻苦求學,終于成為

明代詩文三大家

之一。
答: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7
.在遇到困難時只要換個角度看問題,問題往往可以迎刃而解(或化難為易、化繁為簡)。
18
.(
1
)引出文章中心論點:換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

2
)以一個有趣的找表的故事開頭,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19
.不能,本文闡述的觀點是遇到困難時要換個角度看問題,而該事例側重表現(xiàn)勤奮刻苦,所以不能作為本文的事實論據(jù)。
16.

閱讀選文,理清論證思路,補全表格。(4
分)
提出觀點
A
分析論述
B
論證方法:
舉出愛迪生指導助手測量燈泡容積的事例
論證方法:C
得出結論
D
17.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6
段“這個故事”的內容。
(2
分)
18.
選文第1
段和第8
段分別有什么什么作用?(4
分)
19.
下面有關宋濂的事例能否作為本文的事實論據(jù)?為什么?(3
分)
事例:明代宋濂幼時家貧,努力克服困難,刻苦求學,終于成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6
.A
:換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
B
、引用卡耐基的話
C
:舉例論證
D
:善于讓自己的思維轉身是很重要的
(4
分)
17.
美國某一小鎮(zhèn)的一個人想出用郵寄磚代替火車運磚的辦法,使小鎮(zhèn)擁有第一家銀行。(2
分)
18.
第1
段:引出文章中心論點,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第8
段:總結全文,深化(
強調)
中心論點。(4
分)
19.
不能,本文闡述的觀點是遇到困難時要換個角度看問題,而所給事例側重表現(xiàn)勤奮刻苦,所以不能作為本文的事實論據(jù)。(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27219.html

相關閱讀:朱光潛《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tài)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初中議論文閱讀及范文《說勤》(有答案)
信仰的力量 閱讀答案(襄陽))
《做人與處世》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無人同情》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