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蘇
軾
元豐六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9.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
3
分)
⑴
遂
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⑵
懷民亦未寢
⑶
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0.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3
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1.“
積水空明
”
、
“
藻、荇交橫
”
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diǎn)?(
2
分)
22.
本文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你認(rèn)為文章表達(dá)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復(fù)雜的感情?(
3
分)
【答案】
19
、
①
遂:于是,就
②
寢:睡覺
③
但:只(
3
分,每題
1
分)
20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cuò)的藻、荇。(
3
分,意思符合即可)
21
、寫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點(diǎn)。(
2
分,意思符合即可)
22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等。(
3
分,意思符合即可給分)
(
2007
浙江省衢州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52895.html
相關(guān)閱讀:九上第六七單元古詩詞閱讀理解
《桃花源記》比較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課內(nèi)閱讀《爸爸的花兒落了》附答案
鄭振鐸《貓》(第三只小貓)閱讀答案
八級(jí)上冊(cè)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信客》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