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會考復習態(tài)度 看透會考知識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引導學生端正復習態(tài)度,做好充分準備
歷史學科作為人文學科的基礎,并不受到學生的重視。特別是理科班的學生。在他們看來會考只要過了就行,不追求A。比如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原來是我教,但是后來被調出重點班的學生,我對他說:“要會考了,平常抓緊點。”哪里知道,他竟然冒出一句:“老師,只有5%不過了。整個浙江省只有5%啦。我不會這么悲慘的。”我無語。
所以在復習迎考階段,能否端正態(tài)度和扎實準備是會考成敗的關健。所以我在平常上課的間隙常常給學生灌輸會考很重要的信心。但是后來鄞州區(qū)開歷史會考復習會議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別的學校做得更加到位,比如奉化中學的林雪松,他就是專門拿出一節(jié)課時間給學生做會考動員,而且做了PPT,引述了很多的材料例子和關于會考的新聞咨詢等等。只要學生想要了他就會去爭取,成績也就出來了。
2、重視會考條目,吃透會考條目
雖然我在上會考復習課的時候基本不用條目解析,但是我很重視條目解析,我覺得條目解析對于程度差的學生尤其重要,因為這部分人往往上課不動筆的,動了也是很凌亂的,所以會考條目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我覺得2010學年會考成績的取得有一點重要原因就是:所有的會考條目解析都是我自己編的,跟我平常的上課板書是一致的,這跟參考書相比是有絕對優(yōu)勢的。在會考前寧波市的交流會當中,奉化中學的林雪松也提到了這一點,他們學校的會考條目解析也是老師們自己編的。但是編訂會考條目是一個非常艱巨的工作,整整四十頁的條目解析的編訂花了我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記得2010年期末復習的時候為了盡快拿出條目解析,我整整兩天半的時間里對著電腦就干這活,而且干的基本就是復制粘帖。但就是這樣仍然耗去了我很大的精力,我現(xiàn)在是非常嚴重的干眼癥,眼睛經(jīng)常刺痛,沒有好的治療辦法。
3、通過史料,巧設情境,提高學生對復習課的興趣
會考之前的那一個多月時間的復習,這個復習階段的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算過的,在我看來,復習課的好壞決定了成敗的關鍵。但是復習階段又是學生最不愿意學的階段,因為經(jīng)過此前的反反復復之后,大部分學生都會覺得老師講的東西不都是我們新課的時候或者在考試之前的默寫中都有的啊,特別是程度比較好的同學。所以如果復習課是對知識點的簡單提煉,是對新課知識梗概的重復的話,那么這樣的復習課他在學生中的市場就非常小,為了讓學生感覺到我的復習課不是簡單的重復,不是知識點的炒冷飯,而是有新的內容的,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備會考條目,二備會考題目;诮陙頃荚絹碓节呄蚯榫郴⒃絹碓届`活的情況,我充分了挖掘了教材中可以挖掘的材料,把教材當成一本史料,通過閱讀和講解教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和材料解題能力。
有些時候上課一開始就把材料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依據(jù)原有的知識解決。比如在復習〈百家爭鳴〉一課的時候我就直接把各個思想家的原話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分辨是哪一位思想家講的,這些話體現(xiàn)了思想家的什么思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69129.html

相關閱讀:2016年中考歷史復習備考四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