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能增加自己的寫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搜集的八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考試試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根據(jù)你平時觀察及下表提供的內容,不可能得出的結論是()
動物運動方式適應的環(huán)境運動器官是否需要能量
鷹飛行空中翼需要
鯽魚游泳水中鰭需要
獵豹奔跑或行走陸地四肢需要
A.運動速度最快的是陸生動物
B.動物的運動方式與運動器官相適應
C.所有動物的運動都需要能量
D.動物的運動器官和運動方 式與環(huán)境相適應
2.在靜謐的紅樹林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白鷺在空中盤旋,魚兒在水中 穿梭,螃蟹在泥灘上橫行。上面所描述的幾種動物,它們的主要運動方式分別是
()
A.飛行、游泳、爬行B.飛行、跳躍、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D.飛行、游泳、行走
3.關節(jié)軟骨的作用是( )
A.保護關節(jié)頭、關節(jié)窩
B.成年后相互融合牢固關節(jié)
C.減小關節(jié)運動時的摩擦
D.促進關節(jié)生長
4.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里描述了動物的那些運動方式
()
A.跳躍、爬行B.奔跑、蠕動
C.飛行、游泳D.行走、跳躍
5.下列關 于哺乳動物運動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
B.骨連結是骨與骨之間的連結
C.一塊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兩部分
D.關節(jié)由關節(jié)軟骨、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三部分構成
6.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不包括下列哪項結構()
A.骨 B.關節(jié) C.骨骼肌 D.神經(jīng)
7.鳥類的黑手黨杜鵑將自己的卵產(chǎn)到別的小鳥巢中,小鳥辛勤地為杜鵑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鵑的雛鳥。對小鳥這種行為的解釋,正確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為②是學習行為
③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④是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有些蛾初羽化時只靠味覺來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無味的花,但當它采過無味的花后,最后建立了視覺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以后就能采無味的花了,這種行為稱為()
A.學習行為B.取食行為
C.貯食行為D.繁殖行為
9.下列有關人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骨骼肌不受刺激也能收縮
B.只有肌腱收縮,才能牽引骨 繞關節(jié)運動
C.屈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D.運動時,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或多組相互配合進行活動
10.某人下肢肌肉并沒有受過外傷,造成肌肉萎縮最可能的原因是()
A.肌肉無力收縮
B.控制這些肌肉的神經(jīng)受損
C.肌肉的靈活性差
D.缺少 營養(yǎng)物質
11.關節(jié)活動起來非常靈活,與之有關的結構特點是關節(jié)結構里有()
A.關節(jié)軟骨和韌帶B.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
C.關節(jié)軟骨和滑液D.關節(jié)腔和滑液
12.(2012巢湖學業(yè)考)下 列哪幅圖表示的是動物的先天性行為()
13.(2013南京模擬)母狼的幼仔丟失后會將人的嬰兒哺育成狼孩,這個事實說明()
A.母狼的哺育能力很強
B.母狼有哺育幼體的本能
C.母狼試圖使嬰兒成為自己的幼崽
D.母狼會對人類進行報復
14.下列動物行為中屬于先 天性行為的是()
A.寵物犬對著主人搖頭晃尾B.猩猩搬箱取物
C.老虎鉆火圈D.蜻蜓點水
15.下列屬于動物學習行為的是()
A.烏賊噴墨汁B.螢火蟲發(fā)光
C.刺猬冬眠D.海豚轉圈表演
16.具有社會行為、營群體生活的動物都必須()
A.依靠首領動物的保護才能得以生存
B.通過信息交流才能完成統(tǒng)一協(xié)調的分工合作
C.依靠氣味的傳遞才能完成復雜的信息交流
D.通過性外激素的作用,才能完成雌性和雄性動物個體的識別
17.馬蜂受到襲擊時,蜂群共同向侵犯者攻擊,從個體和群體的角度來看,其行為應屬于()
A.攻擊行為和社會行為B.防御行為和社會行為
C.取食行為D.學習行為
18.(2011日照學業(yè)考)小禿鷲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了將動物的大骨骼抓到空中,扔在巖石上摔碎,便于吞食。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上看,與此類似的行為是
()
A.蜘蛛結網(wǎng)B.孔雀開屏
C.雄雞報曉D.飛鴿傳書
19.如圖表示草原上狼和野兔的數(shù)量變化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20.稻田中存在一條食物鏈:水稻稻飛虱(水稻的害蟲)青蛙。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A.青蛙與稻飛虱是競爭關系
B.水稻的生長只受到稻飛虱和青蛙的影響
C.青蛙體內農藥的濃度比稻飛虱體 內高
D.大量捕殺青蛙不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
21.(11分)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讀圖,填出各部分名稱:
② ( ) ,③( ) ,
④( ),⑥ ( ) ,
⑦ ( ) 。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縮的特性,但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 )骨。因此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 )活動的。
(3)關節(jié)對運動的意義是:在運動中起到( )的作用。
(4)屈肘時(圖甲)肱二頭肌( ) ,肱三頭肌( ) ;
伸肘時(圖丙)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 ( )
22.(10分)(2011岳陽學 業(yè)考)下圖是甲、乙兩只鸚鵡不同的行為方式,據(jù)圖回答問題:
(1)乙圖的行為方式是所有動物為了生存都必須具有的 ( )行為,這種行為由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所以又稱為 ( ) 行為。
(2)甲圖用成語表示為鸚鵡學舌,這種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 )的作用,由( )而獲得的經(jīng)驗。
(3)試舉一例與甲圖相似的動物行為: ( ) 。
23.(8分)當香蕉被掛在高處,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時,它會嘗試著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試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這種行為屬于( ) 行為。
(2)剛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這種行為? ( ) 。
(3)幼猩猩要完成這種行為,需要通過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和 ( )而獲得。
(4)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 )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在( )因素的基礎上建立的。
(5)學習行為對動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
24.(7分)據(jù)報道,北京孔廟內有101棵古柏和3棵古槐已有700多年樹齡,最短的也在100年以上。飽經(jīng)風霜的樹干隨處可見被害蟲侵蝕的痕跡。據(jù)調查,古樹上有紅蜘蛛、蚜蟲、草蛉、七星瓢蟲、麻雀、花喜鵲等6種動物,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如下食物網(wǎng)簡圖表示。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共有條食物鏈。
(2)該食物網(wǎng)中的古樹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 ,紅蜘蛛、蚜蟲是危害古樹的害蟲,它們是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 。
(3)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大量地捕殺麻雀和花喜鵲,則紅蜘蛛、草蛉和蚜蟲的數(shù)量會 ,給古樹帶來危害,結果導致生態(tài)平衡被破壞。由此可見,動物在維持 中起著重要作用。
(4)除此以外,動物在自然界中還能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幫助植物 。
25.(16分)同學們養(yǎng)過蠶嗎?蠶寶寶吐出的絲線能織成各式絲綢服裝。人類擁有這種珍貴的絲綢至少已有4 000年了。請你養(yǎng)幾只蠶,探究它的取食行為。
提出問題:蠶總是吃桑葉,這是先天性行為嗎?
(1)作出假設: ( ) 。
(2)制訂計劃:( )
實驗用的蠶的來源:①向別人要來已經(jīng)生長數(shù)天的大蠶;②去市場購買即將孵化的卵,等孵化出小蠶后進行實驗。
請你選擇獲得蠶的方式,你的選擇是( ) (序號),你的理由是( )。
(3)該實驗的變量是 ( ) 。
(4)設計實驗:請你選擇出作為該實驗的材料()
A.桑葉和白菜葉 B.菠菜葉和油菜葉
(5)每一組蠶的數(shù)量,你認為應該選擇()
A.一只B.十只
你的理由是: ( ) 。
(6)實施計劃:(略)
(7)得出結論:如果你做出來的實驗結果與你的假設相吻合,那么你的結論是( )。
(8)表達與交流 :(略)
26.(8分)下面是某同學在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食的實驗設計。
材料用具:一截劈開的竹筒(長15 cm)、一只螞蟻、一杯濃糖水、一杯清水、一個放大鏡、兩支滴管
實驗步驟:( )
①在竹筒的兩端,分別用兩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濃糖水和一滴清水,將一只螞蟻等距離放在兩滴水之間。(如上圖)
② 用放大鏡觀察螞蟻的覓食行為。
請根據(jù)以上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假 設是 ( ) 。
(2)本實驗的變量是( ) 。
(3)對實驗結果的預測和分析:
預測一: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處不動或不定向爬動,則不能說明螞蟻喜歡甜食。
預測二: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濃糖水一端取食,則說明( )。
(4)本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是( )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八年級生物上冊第五單元考試試卷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73896.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上學期生物期中試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