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問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在教學內(nèi)容、研究方法、能力要求上都有一個明顯的臺階.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現(xiàn)象較直觀,而且多數(shù)是單一的、靜態(tài)的,教學要求以識記為主;而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現(xiàn)象比較復雜而抽象,多數(shù)要用定量的方法分析、討論和解決實際問題.高一學生學習高中物理,在知識、思維方式、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都面臨著如何與初中物理銜接的問題.高一任課教師必須要認真分析研究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階梯,精心處理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知識階梯的分析
  
  1.1概念性階梯
  
  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首先遇到兩個很困難的概念性階梯———從標量到矢量的階梯和從速度到加速度的階梯.
  
  (1)從標量到矢量的階梯
  
  從標量到矢量的階梯會使學生對物理量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初中學生只會代數(shù)運算,僅能從數(shù)值上判斷一個量的變化情況.現(xiàn)在要求用矢量的運算法則,即要用平行四邊形法則進行運算;判斷矢量的變化時也不能只看數(shù)值上的變化,還要看方向是否變化.學生要學會用這種全新的方法來處理問題,是一個不易跨越的臺階.
  
  (2)從速度到加速度的階梯
  
  從位移、時間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學生容易跨過這個臺階.從速度到加速度是對運動描述的第二個階梯,面對這一階梯學生必須經(jīng)歷一個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首先遇到的困難在于對加速度意義的理解.開始時學生往往認為加速度就是加出來的速度,這就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變量混淆起來.更困難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以及速度變化量的大小方向之間關系的梳理,都是一個很陡的階梯.
  
  1.2規(guī)律上的階梯
  
  概念上的階梯必然導致規(guī)律上的階梯.規(guī)律上的階梯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進入高中后,物理規(guī)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增多,
  
  理解難度加大,致使部分學生不解其意,遇到問題不知所措.
  
  (2)矢量被引入物理規(guī)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由于它
  
  的全新處理方法使很多學生感到陌生,特別是正、負號和方向間的關系.如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的應用,解題時都要注意各量的矢量性.
  
  1.3研究方法上的階梯
  
  (1)從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中的內(nèi)容基本上是對物理現(xiàn)象的定性說明和簡單的定量描述,進入高中后要對物理現(xiàn)象進行模型化抽象和數(shù)學化描述,這必然使學生感到難度變化較大.
  
  (2)從一維運動到二維運動
  
  初中只學習勻速直線運動,而在高中不僅要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還要學習二維的曲線運動,并在研究物理過程時引入坐標法,把平面上的曲線運動(如平拋運動)分解成兩個方向上的直線運動來處理.從方法上看是把復雜問題簡化了,然而科學表述的簡捷化正是思維方法抽象化的產(chǎn)物,這樣高度抽象化的方法對于那些抽象思維還不夠的高一學生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3)引入平均值的方法
  
  這個方法對于研究非均勻變化的物理量的規(guī)律是很重要的科學簡化法,如變速運動的快慢、變力做的功、變力的沖量等.然而同樣由于它的抽象性會使部分學生不易理解其物理含義.當然,一旦跨越這個臺階就會對很多物理現(xiàn)象的理解帶來方便.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從初中到高中,要求學生處理問題時能從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模仿到思辨,由形式到辯證邏輯……這些都會使學生的承受能力與知識躍遷不適應,因此應采取有效的對策和方法來銜接.
  
  2知識銜接的對策與方法
  
  2.1降低起點
  
  降低起點,就是使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面上開始起步研究.比較初、高中教材的特點,了解初、高中的連接點,注重用初中物理知識來引入高中物理知識,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使新知識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自然的拓寬和了解,以降低難度;又要重點研究新舊知識在層次上的差異,努力為他們學習高中物理知識鋪好臺階.具體教學時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相關信息:
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初探
談初高中物理的臺階問題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分析
從思維方式談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淺談新課程高中物理教學與初中物理的街接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53323.html

相關閱讀:“飛車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