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機械工業(yè)及動力設備潤滑油脂存在著的品種多、標號復雜、存貯困難等技術難題。針對這一難題,后勤工程學院軍事油料應用系教授陳國需及其同事,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軍事裝備潤滑高新技術理論及應用研究”這一基礎性研究項目。他們歷時16年,最終以潤滑化學高新理論研究為突破口,在國內外首次發(fā)現(xiàn)和構造了軍事動力裝備摩擦表面通過非活性元素實現(xiàn)修復、再生和自潤滑理論;推證出軍事動力裝備在50-100公里行駛距離上的無油潤滑機理,建立、完善和發(fā)展了潤滑化學的科學理論體系。
在新的潤滑化學理論指導下,他們研制成功了陸海軍通用的新型復合鋰鈣潤滑脂及系列機油等產品。其優(yōu)越性表現(xiàn)在,潤滑油脂多效通用與國產化,使傳統(tǒng)的潤滑油脂由數(shù)百個品種固定到一個品種,解決了我國機械工業(yè)和我軍新裝備特殊潤滑的需要,達到了經濟建設及部隊用油脂的快捷、準確和科學化。通用油脂主要性能指標領先俄美軍隊同類產品技術水平。其適用于我國汽車工業(yè)、機械工業(yè)及陸海軍裝備的火炮、坦克、艦船等。部隊試用和我國最大潤滑油脂公司恒運集團的生產實踐,以及三峽工程、黃河小浪底工程等大型建設項目的使用表明,其經濟效益和環(huán)保性能非常顯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759977.html
相關閱讀:中考化學答題技巧:回歸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