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復習資料:地球的運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地球的運動】同學們認真學習 初三,下面是對地理地球的運動知識的復習學習。

  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的自轉

  1、含義: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方向: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約為一天(24小時)。

  2、地理意義:晝夜更替和地方時差。

  二、地球的公轉

  1、含義:圍繞太陽不停地運轉。方向: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年(365天)。

  2、地理意義: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4、5三個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個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個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個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4、五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5、海陸分布與氣候:緯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氣溫低,陸地上氣溫高;

  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地形地勢與氣候: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上面對地球的運動復習資料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們進行更多復習資料的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82449.html

相關閱讀:世界地理關于島嶼圖的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