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與運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質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級學生必須掌握的化學基本定律。該定律的內容可以運用兩個方法去加以理解:

1.剖析法理解內涵

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其中,“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是三個關鍵詞。剖析三個關鍵詞的含義是理解定律內涵的常用方法。“參加”一詞的含義是:未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質量不能列入反應物的質量總和之中,否則會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比實際總質量偏大。如,2g氫氣在8g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水的質量就不是10g,而是9g,因為,氫、氧化合時兩者的質量比固定為1:8,2g氫氣在上述反應中有1g氫氣沒有參加反應。“化學反應”的含義是:質量守恒定律是揭示化學變化前后物質之間質量關系的規(guī)律,化學變化以外的質量變化現(xiàn)象,不可以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質量總和”的含義是:質量守恒不是說反應物的質量等于生成物的質量,而是指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

2.線索法理解實質

質量守恒定律與原子的概念、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之間存在內在聯(lián)系。因此,可以用下列線索去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原子概念→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化學變化前后物質總質量守恒。這一線索的具體內容是: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學變化的過程,實質上是反應物的原子重新構成新物質的分子或直接構成新物質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

例1.下列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

A.10g冰融化成10g水

B.參加反應的氫氣、氧氣的體積之和等于生成水的體積

C.在氧氣中燃燒的細鐵絲質量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的質量

D.電解的水的質量等于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之和

【解析】D。質量守恒定律指①化學反應②所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所有生成的物質的質量總和。

例2.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是(   )。

A.分子種類

B.分子數(shù)目

C.原子數(shù)目

D.物質種類

【解析】C。化學變化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其中,一定不變的有: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元素的種類、質量,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一定改變的有:分子的種類,物質的種類;可能改變的有:分子的數(shù)目,物質的種數(shù),元素的化合價,反應物的體積與生成物的體積。

【練一練】

1.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改變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改變,原子個數(shù)不變

C.在一切化學反應里,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D.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分子數(shù)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數(shù)

2.充分加熱a克氯酸鉀與b克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留下殘余固體c克,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

A.(a+b-c)克

B.(a-b-c)克

C.(a-b)克

D.(a-b+c)克

3.下列各項:①原子的數(shù)目②分子的數(shù)目③元素的種類④物質的種類⑤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⑥各種原子的總數(shù)。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參考答案:1.C  2.A  3.①③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832081.html

相關閱讀:中考化學實驗推斷計算三大專題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