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競爭力評價的緣起與含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1980年,在世界經濟論壇(當時稱歐洲經濟論壇)組織的達沃斯年會上,與會的世界各國企業(yè)家、銀行家、經濟學家及政府官員在討論反托拉斯問題時,曾就企業(yè)的競爭力以及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等問題展開了討論。為了使世界各國的企業(yè)界領袖、金融巨頭和政界要人對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及實力對比的變化有綜合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信息,促進各國提高各自的國際競爭能力,世界經濟論壇開始醞釀組織國際競爭力研究并發(fā)表專題研究報告。

1986年,國際競爭力研究已經初步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當年發(fā)表的報告已頗具影響力。1989年,世界經濟論壇和洛桑國際管理開發(fā)學院攜手,合作開展國際競爭力年度評價和分析研究。體現雙方合作研究成果的1989年研究報告一經發(fā)表,即引起世界各界的廣泛關注,并成為各國政界、經濟界領袖審時度勢、制定決策的重要參考。每年9月1日,在瑞士洛桑公布競爭力評價結果,全世界各大傳媒競相報道。1995年底,世界經濟論壇和洛桑國際管理開發(fā)學院因研究方法出現分歧而分手,各自組成新的研究隊伍,獨立發(fā)布各自的國際競爭力研究報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860096.html

相關閱讀:凍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