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指導】
本部分內(nèi)容為教材的第二自然節(jié)。其主要考點是:
①鐵的原子結構、位置和性質;
②鐵的氧化物、氫氧化物的制備;
③Fe3+與Fe2+的相互轉化及應用;
④Fe2+、Fe3+的檢驗;
⑤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質。
復習本部分內(nèi)容時,在引導學生閱讀理解“知識網(wǎng)絡”的基礎上,重點講清:
1.根據(jù)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結構,指出鐵是一種較活潑的過渡金屬,有可變的化合價,指出鐵三角關系,F(xiàn)e、Fe3+、Fe2+三者之間相互轉化規(guī)律,鐵與哪些物質反應能生成+2價化合物?跟哪些物質反應能生成+3價鐵的化合物?Fe2+和Fe3+通過哪些物質可以相互轉化?并能讓學生會寫相關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2.根據(jù)鐵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位置,指出鐵是一種活潑金屬,由此屬類理解鐵能與非金屬、水蒸氣、酸、鹽溶液的反應,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分析判斷鐵的氧化物、氫氧化物的屬類,推測應具有的性質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從Fe2+的還原性、Fe2+和Fe3+易水解等知識角度理解亞鐵鹽和鐵鹽溶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結合離子的鑒別方法。
3.銅元素的有關知識在近幾年來的高考
Fe2+和Fe3+的特性讓學生掌握兩種試題中經(jīng)常涉及到,特別是2002年各類高考試題中,多次出現(xiàn)與銅有關的試題,而這部分內(nèi)容卻分散在初中高中四本教材中,復習時按照元素化合物知識規(guī)律,將銅及其化合物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之系統(tǒng)化。
【本節(jié)知識框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941142.html
相關閱讀:鋁制品為什么不能盛放含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