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小編準備了高二年級化學寒假復習知識點,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焓變 反應熱
1.反應熱:一定條件下,一定物質的量的反應物之間完全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
2.焓變(H)的意義:在恒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符號: △H(2).單位:kJ/mol
3.產生原因:化學鍵斷裂吸熱 化學鍵形成放熱
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放熱吸熱) △H 為-或△H 0
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吸熱放熱)△H 為 或△H 0
☆ 常見的放熱反應:① 所有的燃燒反應 ② 酸堿中和反應
③ 大多數(shù)的化合反應 ④ 金屬與酸的反應
⑤ 生石灰和水反應 ⑥ 濃硫酸稀釋、氫氧化鈉固體溶解等
☆ 常見的吸熱反應:① 晶體Ba(OH)28H2O與NH4Cl ② 大多數(shù)的分解反應
③ 以H2、CO、C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 ④ 銨鹽溶解等
二、熱化學方程式
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要點:
①熱化學方程式必須標出能量變化。
②熱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g,l,s分別表示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水溶液中溶質用aq表示)
③熱化學反應方程式要指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
④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
⑤各物質系數(shù)加倍,△H加倍;反應逆向進行,△H改變符號,數(shù)值不變
三、燃燒熱
1.概念:25 ℃,101 kPa時,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①研究條件:101 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物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的量:1 mol
④研究內容:放出的熱量。(0,單位kJ/mol)
四、中和熱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 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是H 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 (aq) OH-(aq) =H2O(l) 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中和熱的測定實驗
五、蓋斯定律
1.內容: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tài)(各反應物)和終態(tài)(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具體反應進行的途徑無關,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的反應熱是相同的。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級化學寒假復習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367226.html
相關閱讀:高中高二年級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