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寒假作業(yè)(一)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爭鳴”局面的原因有社會大變革思想非;钴S 各國國君為富國強兵紛紛采納有利于各自統(tǒng)治的學說 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唯物主義戰(zhàn)勝了唯心主義 改變了學在官府的局面,貴族對教育的壟斷被打破 B. C. D.全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會,討論新世紀世界的前途,他們竟然得出一致的結論,認為在21世紀,人類如果要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應該回到2500年前中國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他們從孔子那里去尋找的“智慧”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文化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實踐德政 B.養(yǎng)士求賢 C.推行教化 D.獨尊儒術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認為仁者必然無私無畏,大智大勇,襟懷磊落,仁民愛物。其仁者境界與佛教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強調獲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揚追求來世的幸福 C.強調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D.宣揚追求自由的生活.黃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張不包括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倡“法制”,反對“人治” C.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D.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A.秦朝 B.漢代 C.宋代 D.清朝7.從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到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文化體制與思想局面的轉變里,我們能夠看到①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學術思想自由發(fā)展的終結③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確立④中央集權的加強和自然經濟的鼎盛A. 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 ①③④8.明清時期進步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在反思和批評儒家思想的同時,又繼承了傳統(tǒng)儒學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體現(xiàn)這種繼承關系的是①以天下為己任 ②凡為帝王皆賊也 ③是非取決于學校 ④經世致用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9.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在六部下設的鴻臚寺的職能是A.專管中外文化的交流 B.接待各國使者C.專門處理外來宗教問題 D.專同外國人經商10.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聞海上佳音》詩中寫道:“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此詩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應當是A.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終于平定 B.清軍平定噶爾丹叛亂 C.清軍擊敗沙俄軍隊收復雅克薩 D.臺灣與大陸重歸統(tǒng)一11.關于北京孔廟的“萬世師表”匾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匾額的題寫者有可能是秦始皇 B.體現(xiàn)了題寫者對孔子的尊崇 C.反映了對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尊重 D.對儒家文化的傳承有積極意義 12.關于亞里士多德的學術成就不正確的是 A.建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 B.大多數(shù)自然科學成就被證明是錯誤的 C.其倫理學成就如三段論至今被奉為權威 D. 為后世的科研提供了一些方法論13.拿破侖在逝世前說了一段話:“我是一位新普羅米修斯,我被釘在懸崖絕壁的一塊大石頭上,一只禿鷲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從天上竊了火種,作為一份禮物,奉獻給法蘭西!”這里“火種”是指A.《拿破侖法典》 B.法蘭西第一帝國C.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戰(zhàn)爭奇跡 D.擴大了法蘭西版圖14.孫中山說:“……中國革命六年之后,俄國才有革命。俄國革命黨不僅把世界上最大威權之帝國主義推翻,并且進而解決世界經濟政治問題,這種革命,真是徹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孫中山 ①受到俄國十月革命影響 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會主義思想的轉變 ③把不同性質的革命混為一談 ④對俄國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確的認識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①③15.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倡導“回到紡車去”,其實質意義是。 A.反對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 B.以手工業(yè)生產抵制西方經濟侵略 C.大力發(fā)展家庭紡織業(yè) D.大力發(fā)展民族經濟16.在完成《資本論》的過程中,馬克思曾對恩格斯表示衷心的感謝,“沒有你為我做的犧牲,我是決不可能完成這三卷書的巨大工作的”。恩格斯在當時的“犧牲”包括①將自己積累的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階級關系的第一手資料給馬克思②共同起草《共產黨宣言》 ③盡其所能地在經濟上援助馬克思④獨自承擔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任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17. 右圖為蘇俄(聯(lián))糧食產量變化曲線,其中影響1921~1925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斯大林體制 D.蘇聯(lián)農業(yè)集體化道路18.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下列不屬于地質力學應用的是 A.勘探石油,發(fā)現(xiàn)油田 B.尋找鈾礦,發(fā)展核能C.研究和預測地震 ? D.為成昆鐵路選線等重要工程服務19. 歷史學家認為:“17世紀后期科學革命的勝利為啟蒙運動提供了先決條件!睋(jù)此判斷,啟蒙運動在科學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驅者是A.達爾文 B.拉瓦錫 C.牛頓 D.法拉第20.下列關于愛因斯坦的成就表述有誤的是A.狹義相對論的提出驗證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念 B.廣義相對論的提出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C.對光電效應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發(fā)展 D.在宇宙學、統(tǒng)一場論等物理學的其他領域也取得重大成果21.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項 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業(yè)年平均增長速度1.3?%4.6?%1.9?%8.1?%1913年工業(yè)產量世界排名32411913年殖民地面積世界排名1425A.英法兩國逐漸失去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優(yōu)勢 B.英法的國際地位下降 C.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fā)展不平衡 D.美德迅速崛起,對英法構成威脅22.凡爾登戰(zhàn)役和索姆河戰(zhàn)役中出現(xiàn)了飛機、飛艇、毒氣彈、坦克等新式武器。這些武器的使用 A.加劇了戰(zhàn)爭的慘烈程度 B.使英、德分別掌握了戰(zhàn)爭的主動權 C.大大加速了一戰(zhàn)結束的進程 D.使戰(zhàn)爭雙方力量對比發(fā)生根本變化23.戰(zhàn)爭是具有破壞性的,但戰(zhàn)爭在不經意中推動了歷史的前進。下列屬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推動歷史前進”的是①戰(zhàn)后飛機、汽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②戰(zhàn)后歐美一些國家的婦女取得普選權③促進各國政府職能的調整,使得政府辦事高效、快捷④為了協(xié)調各國的矛盾沖突成立了國際聯(lián)盟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4. 《凡爾賽和約》中最能體現(xiàn)巴黎和會性質的內容是:①德國在山東特權轉讓給日本②德國承認波蘭獨立③以“委任統(tǒng)治”形式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④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對一戰(zhàn)戰(zhàn)后初期列強在亞太地區(qū)的狀況,敘述不正確的是 A.《九國公約》打破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 B. 美英在抵制日本擴張的態(tài)度上截然相反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對付俄國 D. 美國對華持二、 非選擇題(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盧梭在他的小說《新愛洛綺絲》中,借一位開明貴族之口說)在一個國家里,貴族只不過是有害而無用的特權。你們如此夸耀的貴族頭街有什么令人尊敬的?你們貴族對祖國的光榮、人類的幸福有什么貢獻?!你們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敵。凡是在貴族階級顯赫不可一世的國家里,除去專制的暴力和對人民的壓迫以外,還有什么?材料二:(l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博馬舍在他寫的劇本《費加羅的婚禮》中借主人公費加羅之口以仆人身份對他的貴族主人說)因為您是個大貴族,您就自以為是偉大的天才!門第、財產、爵位、高官,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過什么,配有這么多享受?除去在從娘胎里走出來時用過一些力氣外,您還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呢,湮沒在無聲無息的廣大人群之中,僅僅是為了生活而施展出來的學問和手段,就足夠統(tǒng)治整個西班牙一百年還有富余。您居然想跟我來爭奪果實!材料三:(當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讀過博馬舍的劇本后驚呼)這個人嘲笑國家中所有一切應該受尊敬的事物。這個劇本上演就會產生危險,它會導致拆毀巴士地獄。 ——以上材料均引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請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主要思想。據(jù)此說明其對社會現(xiàn)實的基本態(tài)度。(分)(2)由路易十六的”驚呼”,你可得出什么結論?(分)(3)上述材料提供的思想主張對促進法國社會變革起了什么作用?(分)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谑曳怯熊姽φ,不得為屬籍!泄φ唢@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 ——《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二 富強者并兼山澤,貧弱者望絕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無余財;驙幃畔以亡身,或因饑饉以棄業(yè),而欲天下太平,百姓豐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與牧守均給天下之田。 ——《魏書?高祖紀上》材料三 舊無三長,唯立宗主督護。所以民多隱冒,五十、三十家方為一戶。(李)沖以三正治民,所由來遠,于是創(chuàng)三長之制而上之。 ——《魏書?李沖傳》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二,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問題上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 (6分)簡要分析采取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4分)(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點。(4分)(3)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歷史上成功的改革。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湖南省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寒假作業(yè) 歷史 一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467754.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南昌三中2015—2015學年度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