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遵化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歷史試題 Wor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遵化市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高二歷史試卷 2013.11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 1、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據此分析可知A.口傳史料是完全真實可信的 B.歷史史料可塑造歷史人物C.實物史料是真實的歷史再現 D.傳統(tǒng)節(jié)日皆源于文字史料2、“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A. 以德治民 B. 克己復禮 C. 政在愛民 D. 仁政治國3、荀子提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A.“天地為萬物之本” B.“夫形于天地之間,物也”C.“舍天地則無以為道” D.“心外無物”4、孟子曾批判某家學說:“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彼抉R遷也說它:“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彼麄兣械氖茿.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愛”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惡論”思想5、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時31分左右(北京時間)出現了號稱“千年最長日環(huán)食”的天象奇觀。歷史上,西漢宣帝年間發(fā)生一次日食時,使?jié)h宣帝即刻下詔說:“皇天見異,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稱也!睗h宣帝的認識和做法體現了哪種主張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大一統(tǒng) C.天人感應 D.君權神授6、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 B.? C. D.7、清風吹動旗幡,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A.孔子 B.程顥? C.朱熹 D.王陽明A.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B.動搖了宋明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C.促進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D.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社會責任感 9、王夫之說:“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逼溥M步性在于 A.反映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思想B.反對封建君主專制 .反對中央集權制度D.要求建立平等的社會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諧音為“原應 嘆息”;第五回中有茶名為“千紅一窟”、有酒名為“萬艷同杯”,其諧音為“千紅一哭”“萬艷同悲”,這反映了該書的創(chuàng)作風格為 A.愛國主義 B.浪漫主義 C.現實主義 D.現代主義11、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提到農業(yè)生產要“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彼@一觀點主要強調了A.聽天由命,逆天無功 B.不誤農時,因地種植C.人定勝天,天順人愿 D.勤勞致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被達爾文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達爾文和李時珍在科學研究方面的相似之處是A.注重實地考察 B.制定植物分類法 C.總結傳統(tǒng)科技 D.提出物種起源理論在敦煌藝術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壁畫大多宣傳佛教悲慘犧牲的善行和現實的悲苦與無奈;隋唐時期的壁畫則更多宣傳享受和娛樂,表現幸福與祥和;宋朝的壁畫中,世俗場景大量滲入佛界。這種變化說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國化 B.中外藝術的交融性 C.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D.藝術內容的時代性A.忠勇正義 B.奸詐狡猾     C.兇狠殘暴  D.鐵面無私15、李鴻章在給朋僚的書信中指出,洋務運動可以“平中國有余,敵外國亦無不足---今起重視,最后可達自主”。這一觀點表明A.洋務運動的核心措施是實現政治民主化B. 洋務運動前國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C. 洋務運動是在漢族封建官僚推動下開展的D. 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經濟“自主”16、據葛兆光《中國思想史》載,甲午戰(zhàn)爭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譯中國書籍有129種之多,而中國翻譯日本書籍卻只有12種;但是之后的十幾年中,日本翻譯中國書籍僅6種,而中國翻譯日本書籍卻達到了958種,其中多數為政治、法律書籍。出現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A. 維新思想家與革命派都希望得到日本支持 B. 日本為進一步侵略中國制造政治輿論C. 維新思想家利用日本學術思想反擊頑固派 D. 中國知識分子主張通過日本學習西方17、1896年孫中山先生在倫敦被清政府誘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幫助而獲釋,孫中山后來寫道:“倫敦脫險后,則暫留歐洲,以實行考察其政治風俗,并結交朝野賢豪……始知徒致國家富強,民權發(fā)達如歐洲列強者,猶未能登斯民于極樂之鄉(xiāng)也,是以歐洲志士猶有社會革命之運動也。 A.民權主義思想 B.民生主義思想 C.民族主義思想 D.“實業(yè)救國”思想18、毛澤東思想中,豐富并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是A. 《新民主主義論》 B. 《論聯合政府》C. 《論人民民主專政》 D.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開創(chuàng)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1976年“文革”結束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兩者的根本共同點是A.堅持黨的領導 B.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C.堅持民主集中制 D.堅持繼續(xù)革命的思想20、“萬物的存在與否,全在人的感覺。一陣風吹過,有人感覺到冷,有人感覺到涼爽。難受與愜意,全在于人的感覺!碧岢錾鲜鲇^點的思想家是 A.普羅塔戈拉B.蘇格拉底 C.伏爾泰 D.盧梭21、1497年在市政廳廣場中心樹立起一個金字塔形的“火葬臺”在最下面一層押送假須、假面具和狂歡節(jié)的化妝品服;上面一怪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詩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婦女的裝飾品和化妝品、香料、鏡子、面紗和假發(fā)。這些物品被焚燒的主要原因是A.違背傳統(tǒng)宗教觀念 B.導致社會奢侈成風C.危及封建君主統(tǒng)治 D.倡導民主自由思想22、《蒙娜麗莎》典型地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偉大的人文主義作品,因為A.達?芬奇成功的運用“圣像圖”的畫法B.它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C.達?芬奇將解剖學、透視法和明暗轉移法運用其中D.它表現人的情感,頌揚人的力量,表現人性的美23、宗教改革前,關于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們換了一種說法:上帝的歸上帝,愷撒(泛指皇帝)的歸愷撒。這種認識的改變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權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權力在上升,皇帝的權力在下降 C.教皇的權力始終大于皇帝的權力 D.皇帝的權力在上升,教皇的權力在下降A.只有民主政體才能保證思想和言論自由 B.只有分權才能防止專制,保障自由C.只有實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D.只有通過新的社會契約,才能實現平等25、一位法國思想家說:“《圣經》上聲稱,婦女觸犯上帝遭到懲罰,所以分娩時必遭痛苦。但是,母豬生崽的時候也無一個不痛,不知道它們?yōu)楹问碌米锪松系勰?”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 A.虔誠信仰上帝 B.反對盲目信仰C.實行三權分立 D.婦女解放”啟蒙運動中,從國家起源的角度否定這一觀點的是A..天賦人權 C. D.27、一位法國啟蒙思想家指出:“主權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轉讓的,而且它在本質上就存在于共同體的全體成員之中!薄罢缰鳈嗍遣荒苻D讓的,同理主權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權在本質上是由公意構成的,而意志又是絕對不可以代表的”該思想家主張A.建立完善的代議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權 C.為防止獨裁應分權制衡 D.個人意志即主權28、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三位杰出的天體物理學家,因他們對超新星進行了系統(tǒng)的觀測,發(fā)現宇宙正在加速彭脹。這項成就主要驗證了A.相對論B.經典力學C.生物進化論D.量子假說頓創(chuàng)立的理論A.用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蘋果落地的現象B.首次將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C.突出體現出科學思考的精神D.用數學方法精確描述了宇宙運行規(guī)律30、“兩個世紀前,1000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穿襪子,一個世紀以前,500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穿襪子,現在,1000個人當中沒有一個人不穿襪子!(引自1831年《機械的成績》)這段通俗的話說明的本質問題是A.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B.工業(yè)時代的到來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C.工業(yè)時代的人們更懂得生活享受D.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遵化市2015—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高二歷史試卷 2015.11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注意事項:1.用藍、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2.答卷前先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題 號二總 分313233得 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31題14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4分,共40分得分評卷人(14分)閱讀分析材料,據此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材料二 《尚書》中的日食記錄;《竹書紀年》中記載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記載的太陽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記錄;《漢書》中的新星記錄;僧一行對子午線的測量。材料三 材料四 西方工業(yè)革命科技發(fā)明之蒸汽機、發(fā)電機。 (1)材料一向我們展示了曾一度讓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對現代世界的形成產生重要影?四大發(fā)明外傳后對現代世界的形成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分) (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天文?(4分)(3)材料四所示的兩項發(fā)明分別把人類帶了哪兩個河北省遵化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歷史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607430.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高級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