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解析】陜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陜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學第一學期期中考高二化學試題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l:27 Fe:56 第I部分 選擇題(共50分)一 、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 50分)1、下列物質(zhì)能導電,且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A.二氧化硫的水溶液 B.熔融態(tài)氯化鈉 C.銅 D.冰醋酸2、在氣體反應中,能使反應物中活化分子數(shù)和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同時增大的方法是 ①增大反應物的濃度②升高溫度③增大壓強④加入催化劑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決定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根本因素是 A.溫度和壓強 B.反應物的濃度 C.參加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性質(zhì) D.催化劑的加入【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化學反應速率是由內(nèi)因和外因共同決定的,但是主要由內(nèi)因即參加反應的各物質(zhì)性質(zhì)決定,所以選C?键c:本題考查的是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4、 NO和CO都是汽車排放尾氣中的有害物質(zhì),它們能緩慢地反應,生成N2和CO2,對此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A.使用催化劑并不能改變反應速率 B.使用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C.降低壓強能加快反應速率 D.降溫可以加快反應速率5、實驗中要快速制取氫氣,最好的方法是 A.純鋅和稀硫酸反應B.純鋅和濃硫酸反應C.粗鋅和濃硫酸反應D.粗鋅與稀硫酸反應6、已知反應2CO(g)===2C(s)+O2(g)的ΔH為正值,ΔS為負值。設ΔH和ΔS不隨溫度而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低溫下能自發(fā)進行 B.高溫下能自發(fā)進行C.低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高溫下能自發(fā)進行 D.任何溫度下都不能自發(fā)進行【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公式ΔG=ΔH-TΔS,當ΔG0時,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但是ΔH>0,ΔS0,反應是個非自發(fā)的反應;故選D?键c:本題考查的是反應焓變來判定反應是否自發(fā)進行。7、在已經(jīng)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體系中,如果下列量發(fā)生變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學平衡移動的是 A.反應混合物的濃度 B.反應體系的壓強 C.反應物的轉化率 D.正、逆反應的速率8、反應A(g)+3B(g) 2C(g)+2D(g),在不同情況下測得反應速率,其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9、某物質(zhì)的水溶液能導電,且該物質(zhì)屬于非電解質(zhì),溶于水時化學鍵被破壞的是 A.液溴     B.蔗糖 C.干冰 D.硫酸鋇10、在相同溫度下,100mL 0.1mol?L-1的醋酸與10mL 1mol?L-1的醋酸相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中H+的物質(zhì)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的電離程度小于后者C.發(fā)生中和反應時所需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D.溶液中CH3COOH的物質(zhì)的量前者大于后者11、氫氰酸(HCN)的下列性質(zhì)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zhì)的是A.1mol/L氫氰酸溶液的pH約為3 B. HCN易溶于水C.10 mL1mol/LHCN恰好與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應D.HCN溶液的導電性一定比強酸溶液的導電性弱【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弱電解質(zhì)的特點是部分電離。所以1mol/L氫氰酸溶液的pH約為3即電離的c(H+)=0.001mol/L,能夠說明HCN部分電離,A正確;HCN的電離程度與溶解性無關,B錯誤;HCN與等體積等濃度堿反應與電離無關,C錯誤;導電性與離子的濃度有關,D中沒有指明酸的濃度,無法比較,D錯誤,故選A?键c:本題考查的是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水煤氣是一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氣是二次能源 D.電能是二次能源13、下列反應中生成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物總能量的是A.氧化鈣溶于水 B.乙醇燃燒 C.鋁粉與氧化鐵粉末反應 D.碳酸鈣受熱分解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溶于水的強電解質(zhì)在水中完全電離 B強電解質(zhì)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電解質(zhì)C.強電解質(zhì)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D.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性一定大于弱電解質(zhì)15、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容器中, 分別都充有等物質(zhì)的量的A2和B2,在相同溫度下發(fā)生反應:2A2(g)+ B2(g)==== 2C(g)并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甲容器保持體積不變,乙容器保持壓強不變,若甲容器中A2的轉化率為P%,則乙容器中A2的轉化率為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無法判斷16. 在一定溫度下將各1mol CO和水蒸氣放在密閉的容器中反應:CO(g)+H2O(g) CO2(g)+ H2(g) 達到平衡后,測得CO2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氣,達到平衡后CO2的物質(zhì)的量為 A.等于0.6mol B.等于1mol C.大于0.6mol小于1mol D.大于1mol【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上述反應再通入水蒸氣增大了反應物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所以生成的CO2大于0.6mol,由于反應式可逆反應,1mol的CO不可能完全轉化為1molCO2,所以選C?键c:本題考查的是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7、在一定溫度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N2和3.0molH2,反應在一定壓強下,達到平衡時測得NH3的物質(zhì)的量為0.6mol。若在該容器中開始時充入2.0 molN2和6.0molH2,則平衡時NH3的物質(zhì)的量為 A.若為定容容器,n(NH3)=1.2mol B.若為定壓容器,n(NH3) >1.2molC.若為定容容器,n(NH3)>1.2mol D.若為定壓容器,n(NH3)0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應速率增大 B.當容器中氣體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應的ΔH增大【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在反應中W是固體,所以增大W的量,反應速率不變,A錯誤;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不等,所以壓強會隨著反應進行不斷變化,當壓強不變時,則反應達平衡,故B正確;反應ΔH>0說明正反應是個吸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即正反應方向移動,C錯誤;ΔH表示的是正反應中的反應按方程式中系數(shù)進行時,反應物完全反應轉化成生成物時的反應熱,所以ΔH只與系數(shù)有關,與實際參加的量無關,D錯誤;故選B?键c:本題是對可逆反應的速率、化學平衡、平衡移動因素、反應熱等知識的綜合考查。19、已知中和熱的數(shù)值是57.3KJ/mol。下列反應物混合時,產(chǎn)生的熱量等于57.3KJ 的是A.500mL1 mol/LHCl(aq)和500mL 1mol/LNaOH(aq)B.500mL 1mol/LH2SO4(aq)和500mL 1mol/LBa(OH)2(aq)C.1000mL1.0mol/L的CH3COOH(aq)和1000mL1.0mol/L的NaOH(aq)D.1000mL1.0mol/L的HCl(aq)和1000mL1.0mol/L的NaOH(aq)20、已知25℃、101kPa條件下:① 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 ② 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等質(zhì)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變O3為吸熱反應 B.反應①可確定鋁的燃燒熱是708.7KJC.O3比O2穩(wěn)定,由O2變O3為放熱反應D.反應②可確定鋁的燃燒熱是779.78 kJ?mol-1 21、下圖是可逆反應A+2B 2C+3D的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隨外界條件改變(先降溫后加壓)而變化的情況,由此可推斷A.正反應是吸熱反應B.若A、B是氣體,則D是液體或固體C.D可能是氣體.D.A、B、C、D均為氣體22、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來解釋的是 A.加壓有利于SO2與O2反應生成SO3 B.溫度過高對合成氨反應不利C.高溫及加入催化劑都能使合成氨的反應速率加快D.用過量空氣煅燒硫鐵礦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礦的轉化率增大,所以D正確。選C?键c:本題考查的是勒夏特列原理的應用。23、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2SO2(g)+O2(g) 2SO3(g) ΔH <0,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下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Ⅱ表示的是t1時刻加入催化劑后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tài).圖Ⅰ表示的是t1時刻增大O2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圖Ⅲ表示的是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的高D.圖Ⅲ表示的是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壓強較高24、一定條件下,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1molX和1molY進行反應:2X(g)+Y(g)Z(g),經(jīng)60s達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01mol/(L?s)B.將容器體積變?yōu)?0L,Z的平衡濃度變?yōu)樵瓉淼腃.若增大壓強,則物質(zhì)Y的轉化率減小D.若升高溫度,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則該反應的△H>0【答案】A【解析】25、恒溫下,容積均為2L的密閉容器M、N中,分別有以下列兩種起始投料建立的可逆反應3A(g)+2B(g) 2C(g)+xD(s)的化學平衡狀態(tài),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M:3 mol A 、2 mol B;2 min達平衡,生成D 1.2 mol,測得從反應開始到平衡C的速率為0.3 mol?(L?min)-1。N:2 mol C 、y mol D;達平衡時c(A)=0.6 mol?L-1。下列推斷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x=2 B.平衡時M中c(A)>0.6 mol/L C.y≥2 D.M、N達到平衡時容器中各物質(zhì)濃度相等第Ⅱ部分 非選擇題 (共50分)二、簡答題:(5小題,共42分)26、(3分)蓋斯定律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有些反應的反應熱雖然無法直接測得,但可通過間接的方法測定,F(xiàn)根據(jù)下列3個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 -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 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寫出CO氣體還原FeO固體得到Fe 固體和CO2氣體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7、(3分)已知①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4++OH-;②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名師解析】陜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790746.html

相關閱讀: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12月月考 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