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三學生已經(jīng)完成了第一個學期的學習,即將進入寒假。妥善安排寒假和開學以后的復習是至關重要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想考出好的成績,考生們要好好利用寒假的時間。如何規(guī)劃寒假學習才更合理呢,學生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量身制定適合于自己的復習計劃才是制勝的法寶。
1、認真復習課本知識
復習高三歷史時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復習資料等著我們?nèi)プ。千頭萬緒抓根本。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礎。大家千萬不要埋頭做題,而是先看課本,抓基礎,再“精”做題目。高考歷史試題的80%是基礎知識,20%是稍難點的綜合題,掌握好基礎,事半功倍。而且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學大綱也是考試的主體要求。在“雙基”的基礎上,再去做題,再去把握基本思路。再難的題也無非是基礎東西的變式。因此寒假這個階段,最主要的是要復習課本知識,重視基礎。
在高三歷史復習課本知識的時候考生特別要注意,對中外歷史的線索、歷史事件的時空概念、歷史現(xiàn)象與歷史本質(zhì)之間的關系進行整理。任何歷史現(xiàn)象不是單獨地存在的,事與事之間,人與人之間,事與人之間都會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在整理的時候找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追求從局部到全局,從全局中把握局部。
此外,學生在復習時還應注意,一方面強化知識,強化記憶,而在記憶方法上,學生只需記住該記住的,只需理解無需記憶的就不要死記硬背。另一方面學生需尋找差錯,彌補遺漏。
2、適當安排練習作業(yè)
因為考試最終是以習題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考生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習題,這就決定了高三學生平時的訓練是不可忽視的。在寒假階段,學生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必須相應完成一定量的練習,把基礎知識與問題相聯(lián)系,既夯實、鞏固基礎知識,又拓展思路,為下學期二輪復習做好準備。當然,在平時的訓練中不能只求數(shù)量不求質(zhì)量,要注意訓練自己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習題和保證其正確率,還要善于總結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尤其是非選擇題,要從審題到答題要培養(yǎng)一套完整科學的答題模式,對應試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此外學生在試題訓練時,要重視史料。因為高考歷史試題必須超然于教材之上,運用“新材料、新情境”命制,從不同的層次考查考生從史料獲取有效信息和完整、準確、合理解讀信息的能力。然而大部分學生讀不懂材料,加強史料閱讀能力,成為高三學生的當務之急。而能力的提高往往與學習方法緊密相連。高三學生應注重學習解讀史料的方法、讀圖的方法、概括的方法、表述的方法等,通過反復訓練真正將方法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習慣,真正地培養(yǎng)和提高能力。
高三學生不僅要重視客觀題的訓練,但也要進行主觀題的訓練,尤其是加強對新情境、新材料的適應。應考過程中牢記無論什么材料,其落腳點都是重大歷史知識。常畫知識框架,多讀史料,多問一些為什么,多思考中國史和世界史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多從全球史觀的視野分析和比較中國與世界的重大歷史事件。
3、把握好自己的復習節(jié)奏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把握好自己的節(jié)奏,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學習計劃,不要人云亦云,隨大流。有的學生在學習中因為在復習過程中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導致前面部分沒弄懂,后面的部分也沒有學好,因此建議學生在寒假階段通過自學復習或者一對一針對性的輔導來彌補知識上的缺陷,把握好自己的節(jié)奏。
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勤思多問,不要因為面子問題不敢發(fā)問,新東方一對一宋苗苗老師建議學生在弄不懂的問題上多問同學,多問老師?忌俗约翰粩嗟乜偨Y經(jīng)驗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時地去向老師請教,要做到每個知識點清清楚楚,每個概念明明白白。希望同學們都可以充分利用寒假這段時間,高效復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270757.html
相關閱讀:高考歷史應試如何審主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