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實力是高考成功的硬件,心態(tài)就是成功的軟件,二者缺一不可。如何調(diào)整心態(tài)備戰(zhàn)高考?記者為此采訪煙臺二中高三年級的部分老師。
家長:小心走進“愛心誤區(qū)”
距離高考的日子屈指可數(shù),部分家長如臨大敵,吃不好、睡不香,每天過分地關心、督促孩子,結果適得其反,搞得孩子更煩躁。許多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都認為,孩子遠沒有家長想的那么脆弱和緊張,相反,某些焦慮情緒倒是被家長不小心“傳染”上的。
●過于關注型
劉女士的女兒今年參加高考。每天回到家,劉女士都會關心地詢問女兒復習情況,如“今天復習得怎么樣,有沒有碰到什么困難,有沒有考試”等。以前女兒還會跟媽媽說說。但最近幾天,一向性情溫和的女兒不但不回答媽媽的問題,還動輒發(fā)火,嫌媽媽嘮叨、煩人,甚至有一次讓媽媽“閉嘴”。自己的關心換來女兒的一頓搶白,劉女士委屈地哭了。
老師認為,考前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只會增加他們的焦慮情緒,對其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高考在即,每個考生都想抓住最后一點時間多復習一些內(nèi)容,沒有誰會臨陣放松。因此,家長不要過多地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過度關注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徒增他們的焦慮情緒。一般來說,如果孩子自己不提考試、不提成績,家長最好不要主動提起,以免對他們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過于謹慎型
小靜告訴記者,父母為了不影響她復習,家里幾乎一點聲音都沒有。平時爸媽晚上喜歡看電視,現(xiàn)在只要她在房間里學習,他們絕對不會打開電視機。前些日子四川地震,父母很想了解災情,但為了她,還是忍住不看。這兩天晚上,父母開始看書了,小靜看見爸爸拿著書坐在沙發(fā)上打盹。小靜說,自己現(xiàn)在考試壓力很大,父母為她付出那么多,萬一考不上好大學就太對不起他們了。
老師認為,過度安靜的環(huán)境不能讓考生安心復習。這就好比走夜路,有人聲的地方會讓人感覺放心,但如果鴉雀無聲會讓人覺得恐懼害怕。如果家長刻意為孩子搞特殊,一方面會讓孩子感到不適應,另一方面則會增加孩子的負疚感,擔心考不好對不起父母。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平時怎么生活,考前就怎么生活,不要讓孩子感覺家里都在圍著自己轉,無形中給孩子增加壓力。
●過于理解型
“一向特別重視學習的父母這幾天好像換了個人,每次都開導我,考不好不要緊,只要盡力就行!辈稍L中,一位男生揭穿父母的“虛偽”,“如果我真的考不上大學,他們肯定會失望發(fā)火的。”據(jù)了解,不少家長擔心臨考前孩子壓力過大,所以都違心地勸導孩子,“不要緊張,盡力就行”、“考不好也沒關系,又不是只有高考這一條出路”、“爸媽相信你,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老師認為,這種話表面上看似在鼓勵孩子,實際上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負擔?忌嘧x十余載,父母付出那么多,目的就是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家長以為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放松身心。事實上,這種說法讓孩子很反感,更不利于安心復習。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528936.html
相關閱讀:化學2016屆高考復習無機非金屬硅專題訓練(帶答案)